01版:导读

15版:艺海拾贝

16版:光影记录

走路多了脚底疼 当心是足底筋膜炎

(2024年03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有的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足部无明显疼痛或者有轻微的疼痛感,休息一段时间后,站起来的瞬间感觉足底、足跟或前足有剧烈疼痛,行走一段距离后有所缓解,但走多了也会出现明显疼痛感,这种情况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所致。那么,什么是足底筋膜炎?如何预防?3月2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人民医院手足骨外科主任孙建民。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孙建民表示,足底筋膜炎是指连接跟骨与趾骨的坚韧带状组织的炎症,位于足跟周围、足底或前足的位置。发病确切原因未知,一般为长期行走、跳跃、站立等导致足底筋膜组织损伤,最终转变为慢性足底疼痛,类似于肌腱炎的表现。
  家住高新区赋海世家小区的王先生有时候走路走多了,休息一会再站起来的时候,足底会出现剧烈疼痛。原本以为是走路多了累的,休息一下就好,但王先生足底疼痛的情况反复出现,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
  
  需要注意的方面
  孙建民称,患有足底筋膜炎的老年人应当在以下方面多加注意。
  少走路,适当锻炼 尽可能少走路,减轻对足底筋膜的损伤。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系统性疾病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非负重下肢肌肉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
  增加局部温度 可通过热水泡脚、超短波、红外照射等增加局部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
  正确用药 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依托考昔、艾瑞昔布、洛索洛芬钠片)及肌松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药物可缓解疼痛;外用涂抹药物及外敷膏药效果不佳。
  对于减少足底筋膜炎反复发作,孙建民建议:运动量较大的老年人应调整运动方式,多参与如游泳等非负重的运动;应穿宽松、舒适、合脚的软底运动鞋,避免穿高跟鞋、拖鞋及不合脚的鞋子,在家中尽量避免赤脚走路,以减少足底筋膜炎损伤的概率。若足底疼痛经过以上方式仍未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