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5版:艺海拾贝

16版:光影记录

腹痛便血勿大意 或患上缺血性肠病

(2024年03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城区67岁的冯先生(化姓)突然便血腹痛,到医院急诊并经过各科室会诊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病”。之后,他被转到重症监护室。经过治疗,冯先生顺利完成了约72小时的CRRT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近日,冯先生因“便血、腹痛”入住医院,既往“尿毒症”病史,外院规律透析治疗,效果差。来到阳光融和医院后,完善腹部CT及肠镜检查提示:升结肠弥漫性病变,冯先生被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病”,因右腹痛无法缓解,给予药物止痛等对症治疗,随着冯先生病情进展,出现意识不清、无法沟通,伴有精神异常、烦躁,无法配合治疗。冯先生病情危重,经家属商议后同意转入重症监护室。
  阳光融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主任张月明第一时间查看患者,组织相关医生讨论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医生们为冯先生动态评估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冯先生顺利完成约72小时的CRRT治疗。
  最终,在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下,冯先生意识清醒,感染得到控制,肠道功能恢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冯先生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继续巩固治疗。
  张月明表示,缺血性肠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不足所致的肠壁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肠道损伤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患者常有腹痛、腹泻、便血、吸收不良等症状,重者可致肠穿孔、腹膜炎及休克。缺血性肠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率更高。
  老年人应该更加警惕缺血性肠病,那么出现哪些表现应该警惕缺血性肠病的发生?张月明提醒,若出现大便潜血阳性、血便、腹部反跳痛、肌紧张等肠穿孔、肠梗阻的表现,应警惕急性缺血性肠病的发生。该病往往进展快、发病迅速,应立即到医院救治。若出现腹痛、间断便血、肠排空障碍(表现为腹胀、排便次数减少),应警惕慢性缺血性肠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