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孩子好动,在玩耍过程中经常磕磕碰碰,比如跌倒擦破皮、被锐器割伤等,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多数家长都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处理,或做了不恰当的处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管护师王玲美提醒,孩子受伤后家长不要慌张,可以根据受伤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掌握一些正确的急救常识。
擦伤
擦伤即通常说的“擦破点皮”。受伤后皮肤外层被擦掉,常呈片状创面,创面有少许渗血,若擦伤面积较大,看上去血淋淋的,但实际的出血量较少。若受伤时的地面有土渣或沙子,则脏东西嵌入或划破皮肤,形成黑色、棕色、血色交错的创面。猛跑摔倒的膝擦伤是最常见的擦伤类型。
处理方式:先用干净的水,如医用生理盐水、纯净水、矿泉水等冲洗创面,去除表面脏物。用温肥皂水清洗创面周围皮肤,进一步减少污染。清洗干净后,可涂抹爱尔碘皮肤消毒液等,让伤口自然暴露在空气中。小而浅的擦伤家庭自行处理即可,大而脏的擦伤需到医院治疗。
裂伤
裂伤即常说的“磕破了个口子”。一般伤口较深,皮肤全层裂开,创面呈窄条状,出血较多。裂伤常见于小儿行走时摔倒,头部撞到桌角导致头皮磕破口子,使用锐器时手指被割伤等情况。
处理方式:裂伤多需要到医院治疗,送医前可以先进行止血。
具体止血方式为:盖。用无菌纱布、卫生巾或干净的毛巾盖住创面,小的伤口可用创可贴贴敷。切忌用棉花、卫生纸垫在伤口处,也不要在伤口上涂药膏、药粉等。压迫止血。用手按住出血区,称为直接压迫法,一般压迫10分钟到20分钟。伤口较深出血较多,直接压迫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时,应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液来源,达到止血的目的,称为间接压迫法。
王玲美表示,如果孩子手指出血,救护者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攥住孩子手指的根部两侧,适当用力达到止血目的。如果孩子的手出血,先让其抬高患肢,救护者双手配合攥住孩子腕部,适当用力止血。如果孩子的前臂出血,要先抬高患肢,救护者双手配合攥住孩子肘上部,适当用力止血。
挫伤
挫伤又称“血肿”,俗称“青包”。受伤后从外表看皮肤是完整的,主要是皮下的软组织损伤,头皮血肿是跌落伤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同擦伤一样,挫伤也多可家内自行处理。
处理方式:伤后早期冷处理,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冷的东西(如冰箱里的袋装牛奶等)局部外敷。24小时后可局部用中药外敷,患儿需要抬高患肢。若为头部挫伤,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如果孩子有精神萎靡、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