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因病、伤长期卧床,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很大,常见的有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心肺疾病等。做好卧床老人的护理工作,对于疾病康复、缩短卧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帮助。12月24日,针对如何做好卧床老人的护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刘艳作出详细解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长期卧床老人的日常护理很重要
刘艳表示,卧床老人宜居住在光线充足的房间,定期开窗通风,通风时间为早、中、晚各一次,且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尽量使用有护栏的床,避免老年人坠床。
老人的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下降,应给予其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食,注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保证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部分老人吞咽困难,容易出现进食呛咳,帮助他们进食时速度要缓慢。若老人呛咳情况严重,可以插胃管给予鼻饲,以免造成吸入性肺炎。对于插胃管鼻饲的老人,进行鼻饲喂饭时,要将床头抬高45°,让老人处于半卧位或坐位,进餐1小时以后再将床头放平。对俯卧或平卧者,应让其头部转向一侧后再进行喂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汤时,切忌从口正中直倒,要从唇边缓慢倒入,少食多餐。
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老人长期卧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压疮。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一旦造成压疮,会加重患者病情,延缓康复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压疮?长期卧床老人的床铺应保持松软、清洁、干燥、无渣屑,可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一次,骨骼隆出处垫气圈。对已形成压疮者,应定时消毒护理,避免压疮继续发展。汗液、排泄物也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削弱皮肤屏障作用,所以应及时帮助卧床患者清理汗液、排泄物,清洗局部皮肤,并保持其皮肤干净、卫生。
坠积性肺炎也是长期卧床老人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应经常帮助他们叩背排痰,以防坠积性肺炎。
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家人可协助老人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者五指并拢呈弓形进行叩背,叩背时的声音应是空空的叩击声,而不是啪啪的拍打声,以患者能承受的力量进行拍打,用腕关节发力,以40次/分-50次/分的频率,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背部,不要叩击脊柱、骨突部位。叩背时间应在进水后30分钟、进食2小时后进行。每次叩背时间在10分钟-15分钟为宜。叩背的同时,指导老人配合深吸气后用力咳痰。咳痰前让老人身体略向前倾,腹肌用力收缩,深吸气后屏气2秒-3秒再咳嗽,重复多次。叩背排痰后可协助老人漱口,清洁口腔。叩背后要观察老人有无缺氧现象,可通过测试心率来确定。老人咳嗽过程中若出现缺氧喘息,应暂缓叩背,有条件的可进行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