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养成生活好习惯 远离胃肠道疾病

(2023年12月1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处于逐渐下降状态,消化能力会降低,容易患有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冬季气温较低,老年人也可能胃肠道不适。那么,冬季如何有效预防胃肠道疾病?12月17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李士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过度进补会造成肠胃不适
  家住奎文区、今年73岁的王先生,前段时间买了很多羊肉存在冰箱中,打算和老伴多吃些温热的羊肉补补身子。但让王先生没想到的是,吃了没几顿,两人就觉得胃部不适,吃胃药后也不管用,便到医院就诊,被医生告知是吃肉太多不消化所致。“医生告诉我们吃肉要适量,并不是吃得越多越补。”王先生说。
  无独有偶,家住高新区、今年80岁的张先生和老伴最近也在进补,他们每天都会吃些牛肉、羊肉。但是吃了没多久,两人就反胃、不舒服。“肉是儿女买给我们的,我们以为多吃肉身体就更好,没想到适得其反。”张先生说。
  “冬天活动量减少,吃进肚里的食物也不好消化了。”76岁的李先生说,之前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吃完晚饭都会外出遛弯,现在天冷了不想出门,吃完饭看会电视就睡觉,活动量减少,食物自然消化得慢。
  
  预防胃肠道疾病,这些方面要做好
  不要摄入过多肉类。进入冬季后,不少老年人会多吃高油类食物想达到滋补身体的作用,比如羊肉、牛肉以及猪肉等。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逐渐减弱,食用肉类等高油食物后,不能快速消化和分解。一旦大量摄入这类食物,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出现消化不良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还有些老年人喜欢吃油炸食物,这不仅影响血管健康,还会导致消化和代谢功能降低,而且油炸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对高血压等都有影响。
  以温热食物为主。有些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的老年人,喜欢吃凉拌食物,虽然它的油脂含量较低,对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影响较小,但如果冬季食用过多凉拌食物,会使胃肠道黏膜异常收缩,影响胃肠道供血,进而出现腹部胀痛、腹泻等现象,发生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会提高。冬季应多吃些温热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粗粮粥、瘦肉粥或者是蔬菜粥等,不仅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还有养胃的功效。
  控制每餐进食量。老年人不要暴饮暴食,每餐保持六七分饱即可。胃肠功能降低比较明显的老年人群,五分饱即可。在两餐之间可适当吃些热粥。
  做好身体保暖。老年人要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外出时,要穿厚衣物,戴口罩、围巾等。一旦身体受寒,尤其是腹部受寒,会影响胃肠道供血,从而引发胃肠道疾病。
  李士国表示,老年人在冬季易患胃肠道疾病,与没有做好日常护理有关。因此,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日常饮食外,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胃肠道功能,从而降低患胃肠道疾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