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整理
我叫张涛,今年46岁,家住奎文区西上虞小区,从小喜欢读书看报,上大学时在学校阅览室第一次看到《潍坊晚报》,一见倾心,从那以后每天读晚报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潍坊晚报》即将迎来创刊30周年,我感慨万千,多年来晚报已经成为我形影不离的老朋友,陪伴我一路成长。
我的老家在临朐县辛寨街道,在老家上学时,我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初中时起,我就迷上了阅读文学读物,为了阅读更多书籍,省下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到校门口的书摊上租书看,一本文学刊物几乎一天就能读完。升入大学后,我更是每天都泡在校图书馆里。有一天,我到图书馆看书,被门口报刊架上的一份《潍坊晚报》吸引,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爱不释手。我清楚地记得首次阅读《潍坊晚报》是在1998年。《潍坊晚报》上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这份报纸就能了解身边发生的大小事、好人好事等,让我一见倾心,从此爱上了这份报纸。
因为《潍坊晚报》,我爱上了读报,又因为读报,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报友,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当时《潍坊晚报》创刊已经有几年时间了,我觉得阅读一份报纸不仅仅是看它的内容,还要了解它的历史、创刊背景等,所以我很想寻找当年的创刊号。说来也巧,我刚刚萌生这样的想法,在一次报友聚会上,就得知诸城一位报友手里收藏着两份《潍坊晚报》的创刊号。在我的软磨硬泡下,这位藏友被我的执着所感动,同意将一份创刊号赠送给我。拿到创刊号,我如获至宝。后来,我又从另外一位报友手中获得一份《潍坊晚报》的试刊号,将两份报纸珍藏至今。
我现在是城区一家体育文化公司的运营总监,受工作影响,很喜欢阅读与文化有关的报纸刊物。潍坊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城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潍坊的文化和历史,2011年7月1日,《潍坊晚报》推出《人文潍坊》。第一期《红旗漫卷潍坊》出版后,我被精致的封面深深吸引,在读完文章内容后,更是爱不释手,萌生了收藏的念头。
转眼间,《人文潍坊》已经走过13个年头,我收藏的《人文潍坊》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存,我专门购买了大册子,将收藏的报纸都装在册子里,如今已经收藏满10大册,一有空闲就会拿出来读一读、看一看,和亲朋好友分享这份“精神食粮”。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大,而阅读《人文潍坊》不仅可以了解潍坊的文化、历史,还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受潍坊独有的文化气息,每一次阅读都是一种享受。
时光荏苒,从首次接触《潍坊晚报》至今已经过去25年时间,在此期间晚报就像一位老朋友,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而我也见证了《潍坊晚报》的发展壮大,对《潍坊晚报》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我的影响下,女儿也从小喜欢读书看报。
尽管目前自媒体蓬勃发展,但在我看来,读报更有质感和触摸感,让人感觉更加亲切。《潍坊晚报》即将迎来30周岁生日,在此祝愿晚报生日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