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疑惑,为什么肺部听诊没问题还需要拍胸片?为什么有的医生建议拍胸片,有的建议做CT,或者拍完胸片了还要建议做CT?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主治医师王吉。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问:为什么肺部听诊没问题还需要拍胸片?
答: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有发烧、咳嗽症状,医生听诊后说肺部没有问题,但是发烧、咳嗽一直不好,最后还是变成肺炎了,是因为医生听诊水平不够高吗?其实不是。
肺炎按照病理可以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每年在儿科发病最多的是支气管肺炎,主要影响细小的支气管。当细小的支气管发炎时,里面会有炎性液体,呼吸的时候,气体通过炎性液体就会产生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像用吸管往水里面吹气的声音,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啰音。如果医生用听诊器在肺部听到这种气过水声,就可以诊断肺炎了。但如果患者以肺间质性炎症为主,炎症集中在肺泡和肺泡之间的间隔,肺泡实质并没有明显炎症,或肺泡渗出比较少时,通常听诊无法听到肺部啰音等异常声音。
今年流行的支原体肺炎是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初期主要影响的部位在肺间质。肺间质是小气管外面的连接和填充部位,感染的位置在细小气管的外面,自然在小气管内就听不到这种气过水声,所以,单纯用听诊的方法可能会漏诊。肺炎听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单凭听诊确诊。
支原体很狡猾,它感染肺间质,听诊虽然正常,但不能排除有没有肺炎,这就需要拍胸片或胸部CT来看一看肺间质有没有发炎。除了支原体,还有一些病原体感染的肺炎也会出现听诊听不到的情况。此外,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也是这样的,所以,拍胸片或胸部CT是帮助诊断的很重要的手段。
问:为什么有的医生建议拍胸片,有的建议做CT,或者拍完胸片了还要建议做CT?
答:胸片和CT对于肺炎的诊断十分重要,但是各有利弊。胸片是将整个胸部投影在胶片上,其优点是辐射小,检查时间短,但是准确度没有CT高。因为胸片的局限程度会比CT大,容易漏诊心脏影后面的病灶,也就是说一个平面透视时,有一部分肺组织是被心脏挡住的,因此心脏影后面的病灶胸片很容易漏诊。另外,肺门部位血管非常丰富,病灶往往因为与血管混杂一起而漏诊。
而CT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胸部CT是将肺部切成一个个断面,所显示的胸部信息更多、更全面,不仅可以旋转角度,还可以三维立体观察。CT的优点是分辨率高,看得清楚,但辐射量会多一些,检查费用也会高一些。如果患儿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面色发青、高烧不退、精神特别差等情况,为了排除严重并发症,此时做CT更适合。医生通常会结合孩子的病情综合分析来选择适合的检查手段。
胸片和CT很多时候是为了发现病变以及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很多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炎在片子上表现很类似,疾病是什么病原菌感染导致的,是无法仅凭肉眼分辨的,这就需要临床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整体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