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与新同桌合不来?要不要给孩子送夜宵?孩子开学了很想念?

开学第一周 抚平孩子和家长的焦虑

(2025年09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已一周,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心情多少有点忐忑。有的孩子因新变化而感到不开心,有的家长直呼感到焦虑,进入了“戒断期”。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真实心声,看看你是否也能从中找到共鸣。
孩子的小烦恼
  五年级娜娜:新学期我换同桌了,新同桌上课喜欢动来动去,我很不喜欢,我能和老师说换回我的老同桌吗?
  
  
  答:建议你可以试试这样做,首先和新同桌“约法三章”,下次他动来动去时,你可以用友善的语气提醒他或者送他一个减压小玩具,与他约定实在坐不住就捏一捏“它”。其次,给自己装一个“专注保护罩”,试着把文具盒放在课桌中间作为“分界线”。
  你还可以打个“爱心小报告”,课间悄悄找老师:“老师,我想请教您怎么和新同桌一起进步?”而不是直接说“我不想和他坐”。这样老师会更明白你需要帮助而不是抱怨。
  
  
  四年级小刚:学校课后服务开始报名,我想参加足球社团,可妈妈让我报数学社团,说对学习有帮助,我该听她的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呢?
  
  
  答:建议你不要直接二选一,而是尝试和妈妈商量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先报名足球社团,并向妈妈保证会更抓紧时间学习,用好的成绩证明兴趣不会影响功课。如果成绩下降,再接受妈妈的安排。
  沟通时态度要诚恳,说出足球对成长的帮助,并主动用行动承诺。这样既尊重了妈妈的苦心,也争取了自己的选择权。相信通过你的真诚和保证,妈妈会理解并支持你的。
  
  
  
  初二小敏:一开学感觉就进入了中考倒计时,妈妈把我的课外书都收走了,难道我就不能有自己的阅读时间了吗?
  
  
  答:首先,妈妈这么做,根源不是不爱你,她害怕你一分一秒的“浪费”都会导致落后,她担心小说、散文等会分散你的精力。她收走书的行为看似“为你好”,但用错了方式。对抗和冷战解决不了问题。
  老师建议你可以选择一个放松的时间,心平气和地跟妈妈沟通。通过例举历年的中考题来跟妈妈说明中考语文阅读和作文占分比例非常高,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感、积累素材最有效的方法。接着动之以情,告诉妈妈,读十几分钟喜欢的书,是你喜欢的放松方式。

家长的小困惑
  一年级家长王女士:孩子上一年级了,我感到分离焦虑,每天都很想孩子,朋友们说我应该戒断,如何才能让自己放手?
  
  
  答:首先,请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焦虑、不舍甚至有些空虚,这是正常的。因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开始了新的旅程,我暂时有些不习惯。”然后,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比如可以用书写的形式,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书写本身就是一个情绪宣泄和自我梳理的过程。
  接下来可以转移焦点,找回自己的时间,比如看书、运动、和朋友小聚、学习一项新技能。也可以和班级里其他家长多交流,分享彼此的心情和策略,你会发现你并不孤单,大家互相鼓励和支持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六年级家长潘先生:孩子暑假期间迷上了玩手机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现在开学了,做作业也不认真,要禁止他玩手机吗?
  
  
  答:简单没收手机效果往往不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强硬禁止容易激起对抗,反而更影响亲子关系和学习状态。建议先理解,再管理。可以和孩子订个“君子协定”:“爸爸知道游戏对你很重要,周一至周五专心学习,手机交给爸妈保管;周末完成作业后,可以适当玩1小时至2小时。”这样既给了孩子空间,也设立了底线。
  另外,帮孩子找点事做。突然不让玩手机游戏,孩子会觉得空虚,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动,比如一起打球、爬山,或者支持他发展其他兴趣爱好,让他的精力有地方释放。
  
  
  
  初三家长姜女士:开学第一周就开始晚自习,孩子每天在学校吃两顿饭,要不要给孩子送饭?放学回家需要准备夜宵吗?
  
  
  答:可以送,但要有讲究,得先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初中这个阶段,孩子们一起吃食堂也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如果因为送饭让他觉得特殊,反而影响他和同学们的相处。
   如果孩子确实想吃家里的菜,您可以选择每周固定一两天送些清淡营养的饭菜,既改善了饮食,也不影响孩子的集体生活。
  毕业班的孩子晚上学习消耗大,适当补充是应该的。推荐夜宵准备些温热的、好消化的食物,比如一杯牛奶、一碗小米粥或者几片全麦面包。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