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16版:光影记录

张传智:17岁参加八路军 曾受到毛主席接见

(2025年08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传智讲述抗战故事。
◎编者按
  当历史的硝烟渐渐远去,那些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伤痕与荣光,从未因岁月流转而淡去。今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的深切痛感,缅怀先烈的铮铮风骨,传承不息的革命薪火,本报即日起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永不褪色的勋章”栏目。在这里,我们将循着时光的脉络,追寻那些散落在岁月深处的英雄足迹;在这里,我们将静听抗战老兵缓缓讲述,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97岁高龄的张传智唱起抗战歌曲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17岁参加八路军,跟着部队攻打临朐,解放潍县,一路战功赫赫,还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8月4日,记者来到张传智家,听他讲述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
  当天下午2时许,记者在奎文区九龙花园小区见到了张传智,他虽已97岁高龄,但仍腰杆挺直,精神矍铄。家中的墙上挂着不少他的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老人抚摸着照片如数家珍:“这是我的老战友,已经不在了;这是我的大女儿,也是一名军人;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我现在过得很幸福。”与多数老人早睡早起不同,张传智习惯晚睡晚起,晚上会和孩子们一起打麻将到11时,第二天中午才起床,两个儿子轮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过往的点滴对于张传智来说仍历历在目。1928年,张传智出生在昌乐县原白塔镇白塔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年少的张传智向往革命。“那时候我上小学,日军攻占了潍县、安丘、昌乐、临朐,因为日军扫荡,我搬了好几次家。”说到日军的暴行,张传智仍然十分气愤。日军集中兵力到乡镇、村里进行扫荡,白天扫荡完晚上再撤回县城。日军时不时进村,每家村民都准备了一个小包袱,把常穿的衣服包起来,一听到日军来了,抓起包袱就往村西的山沟里跑。
  1944年冬天,八路军解放了张传智的家乡,16岁的张传智加入游击小组。张传智在村里比较活跃,指导员侯继昌经常找他了解村里的情况。两人逐渐熟悉起来,指导员动员他参加八路军。“家里有顾虑,我那年17岁,刚开始帮家里干点零活,弟弟还小,我要是走了家里怎么办?”张传智有点犹豫。侯继昌承诺会安排乡亲们帮忙照顾,他才放心大胆地去参军。
  入伍当天,赶在天黑前,张传智跟着部队赶到临朐城东的营子村。很快他们的部队改番号为鲁中军区临朐县独立营,他成了侯继昌的通讯员。攻打临朐城,他们住在一河之隔的营子村,晚上攻城,白天做战前动员、绑炸药包等。“刚开始打仗时我很害怕,心砰砰跳,打起来噼里啪啦就忘了害怕了。”张传智说,打了两天两夜,解放了临朐城。进了城,看到马路上有电灯,他感到特别稀奇,这是他第一次进县城。不到一个月后,他们又转战益都(今青州市),解放益都。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中央统一战略部署,鲁中军区的地方部队作为重要突击分支,配合许世友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潍县战役。张传智说,他们负责扫清外围,一共打了20多天,一直打到南关城墙根,以后任务交给华野九纵。潍县解放以后,张传智留在潍县城。潍坊特别市成立后,张传智被调到昌潍军分区保卫科担任干事,当时的司令部就在郭宅街。
  1956年,济南军区选派张传智等8人进入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军保系学习,当年秋天参加了天安门游行,还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我当时高兴得不得了,毛主席跟我们招手,那天还见到了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国家领导人。”张传智说,当时他们还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照片被他一直保存了下来。
  1957年11月,张传智被调到济南军区,历任坦克八师保卫科长、济南军区装甲兵独立四团政委等职。1978年,50岁的张传智转业到昌潍地区公路段任副段长,于1990年离休。离休后,他被组织选为市公路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85岁。
  如今的张传智生活幸福美满。“看到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潍坊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我很欣慰。”张传智说。
         【策划:王志刚 高文 齐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