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如何醒酒解酒
专家讲得明明白白

(2025年02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友小聚,难免推杯换盏,多饮酒必然加重脾胃负担,带来诸多不适。中医有什么醒酒解酒的好方法?对此,潍坊市中医院的专家为市民推荐两款醒酒解酒茶饮和六个小妙招。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醒酒解酒茶饮
  葛花醒酒茶饮
  用料:葛花12克,陈皮12克,菊花10克,生姜10克。
  饮用方法:用500毫升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以煎煮后服用。
  以上方剂,是总结饮酒后出现的各种症状,辨证而拟定的,针对出现的头痛、恶心、反胃、呕吐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功效原理:中医认为,酒是辛热之物。“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最好的办法是发汗利尿,尽快将体内湿热之气排出体外。通过发汗、利尿治法,“令上下分消其湿”。
  本方中,葛花为君,起到药解酒醒脾的作用。其在解酒方面独一无二的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肯定。葛花性凉,味甘,可化湿热,止泄泻,解酒毒,使酒食湿热从肌表散去。生姜为臣药,其性温,味辛,主要作用于脾肺二经,用于解酒毒亦是比较契合,它既能发汗解表,使湿热从肌表散去,又能温中止呕,缓解酒后脾胃损伤导致的恶心、呕吐症状;陈皮为另一味臣药,其性温,味芳香、辛、苦,有燥湿健脾之功,能燥能泻,能补能和,可辅助治疗酒食导致的脾胃受损、恶心呕吐等;菊花为本方之佐药,菊花性微寒,味苦,它的应用既能防止陈皮、生姜等温燥太过而损伤胃阴,又能清热解毒、消除酒热之毒,还能清利头目,缓解酒后头痛、头晕等症状。以上四味药材虽然配伍比较简单,但配伍严谨,共奏解酒醒脾、清热解毒、健脾和胃之功。
  
  葛花解酒茶饮
  用料:葛花6克,葛根6克,枳椇子5克,陈皮3克,砂仁2克,茯苓3克。
  饮用方法:将以上用料煎煮后服用。
  功效原理:葛花能解酒醒脾,葛根使酒湿从肌表而散。枳椇子具有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的功效。诸药合用起到化湿醒酒、温中和胃的作用,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缓解酒后不适。
  
  醒酒解酒小妙招
  多喝水,不要空腹喝酒
  喝酒会刺激胃,如无法避免喝酒,可从物理方面减少对胃的伤害。喝酒之前,先吃点东西,可以选择含脂肪的食物,如五花肉、肥肉,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酒精对胃的刺激。喝酒后,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酒精,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适量进食
  饮酒过程中适量进食可以减缓酒精吸收速度,减轻醉酒程度。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
  喝茶
  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分解酒精,加速乙醛排泄,醒酒效果较好。但切记不要喝浓茶解酒。
  食醋
  食醋中的有机酸可以与酒中的乙醇发生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减轻酒精的毒性。但不要大量喝醋解酒,因为醋为酸性,很有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加重胃酸分泌,胃部不适的症状加重,如胃反酸、胃痛、胃胀等。
  吃水果、蔬菜
  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酒精。俗话说“酒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甜柿子之类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加快分解代谢掉,甜点也有相仿的效果。
  注意休息
  饮酒后,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