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6版:社会新闻

16版:光影记录

“冬藏”转“春生” 养生秘诀看过来

(2025年01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过后,春天也不远了,天地间阴阳之气将从以封藏为主转为生发。因此,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由“冬藏”转“春生”的阶段如何养生?对此,记者采访了阳光融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王玉洁。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饮食调养
  在饮食上,大寒时节应遵循养阴潜阳的原则,适当食用温性食物和滋补品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但大寒之后即将进入冬春交接阶段,此际进补量应逐渐减少,增加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的生发。
  温热食物
  适量食用羊肉、牛肉、核桃、桂圆等温热性食物,以温补阳气,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养阴食物
  阴虚体质的人可以食用一些鸭肉、百合、银耳等食物,以滋阴润燥。
  升散食物
  适当食用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等,这些食物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功效。
   此外,还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暖防寒
  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头颈、腰背、足部及关节部位的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冬季气温较低,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容易导致风寒感冒,而且人体内的血液受寒易停滞,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室外活动不可太早,待日出后再进行。
  起居、运动
  在起居上,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保证睡眠充足,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建议在23时前入睡,7时至8时天亮后起床。
  适量的运动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选择快走、慢跑、跳广场舞、练瑜伽、打太极等项目,强度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运动过度、出汗太多,避免扰动阳气。
  穴位按摩
  按摩或艾灸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肾俞等,可起到温阳益气、补肾强身的功效,有助于提升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情志调节
  大寒时节应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让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