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希明)蔬菜是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每逢春节,蔬菜供应情况和价格走势备受社会关注。1月19日,记者来到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采访了解到,作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这里忙而有序,从业者加班加点,买进卖出,管理方加强调配,监测到位,一起奏出保障蔬菜稳定供应的大合唱,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稳更放心。
物流园2号厅是精品蔬菜交易厅。上午9时许,经营业户葛华正指挥工人从大货车上卸载来自四川的白萝卜,一车萝卜已卖出接近一半。她告诉记者,货物是18日晚上运过来的,他们从当天凌晨3时开始批发销售,一直忙着,连早饭都没顾上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白萝卜销售价格要低一些,每公斤售价1.4元。
大白菜是冬天普通百姓饭桌上的家常菜,需求量较大。记者在物流园1号厅看到,一辆辆拉着南方或东北等地大白菜的货车有序停放,几乎每辆车上都有工人在分拣理货,然后卖给下游客户。“节前节后正是外地大白菜的上市高峰期,供应没问题,我这里一天能卖30多吨,每公斤售价8角钱。”一位叫王涛的业户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当前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的主角以“南方菜”为主,包括椒类、豆类、菌类等蔬菜,北方蔬菜占比小。2号厅的一个角落里,纪台镇孙家庄村的蔬菜经纪人孙昆正在销售从村里收购的长茄、尖椒。孙昆说,他和父亲均从事蔬菜贸易,收来蔬菜后要么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直供各地大型商超或终端客户,要么拉到物流园交易,客户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他们在物流园租赁摊位多年,感觉这个平台非常不错。
“自1月中旬以来,物流园内蔬菜交易量显著上升,目前每天交易量在8000吨,根据往年经营情况,估计下一步还会增长,今年蔬菜售价总体低于去年同期。”物流园工作人员张学敏说,春节是物流园保障蔬菜供应的关键时期,他们全力对接蔬菜主产地,配齐人力物力,加大调配力度,同时推行“二卡一通”,入园蔬菜质量检测即时化、全覆盖、可追溯,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