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市中医院急诊科成功完成一例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帮助患者摆脱了频发心衰的痛苦。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总体预后较差。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死亡率甚至高于某些恶性肿瘤。关于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的相关问题,潍坊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勤伟作出详细解答。
□本报记者 王路欣
什么是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近年来,心衰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进展,除药物治疗领域涌现出多种新药以外,心内及心外科器械治疗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相对较熟知的心室同步化起搏治疗,主要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特定人群,而这一类患者在超千万的中国心衰患者群体中实际上仅占少数,近80%患者无法从该疗法中受益。在此情形下,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疗法的出现可谓是心衰治疗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突破。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是一种类似起搏器的植入装置,通过微创手术将其植入心脏,可以达到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减少心衰患者再住院率的功效。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心脏收缩的绝对不应期释放强的电刺激。这种电刺激不会改变患者的心律,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的调节状态,在不增加耗能的基础上,增强心脏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研发已有20余年的历史。最新一代的心脏收缩力调节器2016年在欧洲获批,2019年在美国获批,2021年在中国获批。目前欧洲已经植入4000多例,美国近1500例,全球近6000例。
植入手术过程是怎样的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植入方法与起搏器手术大致相同,手术仅需在局麻下完成,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右心室间隔部,检测各项参数满意后连接心脏收缩力调节器,通过测试就可以完成手术了。手术过程用时约1小时至2小时,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哪些患者可以考虑植入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QRS波群<130ms;
25%≤左室射血分数(LVEF)≤45%;
经充分优化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
3月内无心梗病史;
1月内无心绞痛发作病史。
哪些患者不可以植入
若有以下任一情况,均不能植入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曾经接受过机械瓣膜三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不能从锁骨下静脉、腋静脉或头静脉植入导线的患者。
植入后需要定期更换吗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可重复充电、无线充电、快速充电(每周不到1小时),终身使用(目前最高使用时间将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