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6版:社会新闻

16版:光影记录

孕期如何应对耻骨联合分离 听医生建议

(2025年01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做妈妈的时候,却不知女性在孕期和产后都需要面临各种困难和疼痛,其中有一种痛叫耻骨联合分离。近日,一位产后行走困难的患者到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城院区就诊。该产妇自孕晚期大腿内侧就有疼痛症状,产后痛感加剧,甚至要借助拐杖行走。医生诊断,这名产妇患有耻骨联合分离症。经过针对性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什么是耻骨联合分离症?如何缓解病情?记者采访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城院区产后休养中心主任医师马莉。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赵耀
  致病原因
  耻骨是骨盆盆底呈三角支撑的两根骨头,位于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处。耻骨的两根骨头之间,通过韧带和纤维软骨连接起来的区域就叫耻骨联合。
  正常情况下耻骨联合间距为4毫米到5毫米,孕期随激素水平变化可使间距增加2毫米到3毫米,这样有利于胎儿娩出。多数学者认为耻骨联合间距≥10毫米,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症,会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耻骨联合分离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耻骨联合分离后的症状常表现为休息后疼痛可减轻,单腿负重站立或髋关节外展时疼痛加重,严重者会出现下肢内侧麻木、痉挛,甚至出现放射性疼痛;鸭步样摇摆步态;耻骨联合内有撞击、弹响或研磨音等。
  该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不正确的站立卧行姿态。如长期的窝沙发、骨盆前倾站姿或行走姿势不正确,会加剧耻骨周围的压力,或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容易引起疼痛。
  骨盆不稳定。如骨盆外伤、盆腔损伤、耻骨联合无菌性炎症,都会引起疼痛。
  孕期胎儿过大、双胎或多胎,体重增长过多。孕妈妈本身骨盆过小或羊水过多,都会增加对骨盆的压迫。
  产时用力不当、产时姿势不正。胎头与骨盆比例失调、产程过长、急产,产妇大腿过分外展、产妇过分躁动扭动。
  孕期松弛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痛。
  如何治疗
  手法治疗:通过手法松解肌筋膜,放松肌肉,消除扳机点(疼痛点)。
  物理因子治疗:低频脉冲电疗法是常用的物理因子疗法,具有消除局部水肿、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愈合、缓解疼痛的作用。
  骨盆矫正:通过软组织牵引、关节松动术、整脊技术等矫正骨盆及体态姿势,促进耻骨联合分离复位,增加骨盆稳定性。
  肌肉能量技术、悬吊技术:通过该技术恢复肌肉本体感觉,激活并锻炼失活肌肉,调整骨盆姿势及运动平衡,缓解疼痛。
  肌力训练:通过功能动作训练整合运动疗法如医疗体操、瑜伽等提高核心肌肌群力量,增加运动协调性,形成肌肉记忆,巩固疗效。
  手术治疗:妊娠和分娩导致的耻骨联合分离或者耻骨痛,经过上面5种方法治疗多能缓解,一般不用手术治疗。如果分离特别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
  控制体重。孕期应避免体重增长过多过快以及巨大儿的产生。
  补充微量元素,如钙、多种维生素等。孕期要合理饮食,避免便秘的发生。
  适度运动,增加整个骨盆周围肌肉(大腿内收肌、臀大肌等)力量,增强骨盆的稳定性。
  避免过度散步和爬楼梯,找准适合自己的运动,安全地练习。避免长时间的单腿站立及平衡体式。
  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同一动作保持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无支撑的深蹲。多胎的妈妈,可以使用托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