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三的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重中之重。一篇精彩的作文,既能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有效提高成绩。但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反映“不知道该写什么事情”,还有的学生感觉“无兵可用”或者“不爱写”。对此,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李卿卿认为,学生感知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自然没有写的兴趣,不写,更体会不到语言表达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写作是集语言运用、思维提升、审美创造、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提升写作素养,需要多阅读、多积累。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作文得低分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出症结,才能有的放矢。导致初中学生语文写作得低分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李卿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读不懂题目,匆忙下笔,导致作文偏题。考场作文不同于日常自由写作,它是一种限制性较强的作文。在有限时间内,一旦读不懂题目或者想偏了题目,那就像一名将军打仗,即使兵员充足,却不知道在哪里排兵布阵,日常积累的各种素材、平常训练的各种写法,都可能没有“冲锋陷阵”的机会。
结构混乱,素材不当,甚至出现文不对题。例如题目符合主题要求,选材却与之无关;题目和选材都符合主题,语言的表达却与之无关。
朦胧感知,似是而非。有的学生一开始写得挺好,写着写着却写跑题了,等发现时已经晚了。
选材老套,内容空洞。有同学写成长故事,选取发烧、骑自行车等主题,从小写到大,内容毫无新意。有的同学写议论文,选取的材料单一,甚至会拿其他学科教材上的一些故事来填充,比如将铁杵磨成针等故事进行大段阐述。选材不够生动,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枯燥乏味,缺乏真情实感,无法打动读者。
其他常见原因还包括作文字数不够、语言不连贯、错别字较多、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等基础性语言运用问题。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精彩的作文
噪作文立意要精当
李卿卿介绍,很多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寻找立意应侧重于抓住关键词,对于作文题目的关键字和词,一定要认真地分析和理解,把握住“主题”。另外,文章必须只能有一个主题,所有的材料组织更是要突出这个主题,真正做到“立意突出”。例如,作文题目《特别的生日》,如果立意为写一次家人为我买生日蛋糕庆祝的故事,题目中的“特别”二字就没有被捕捉到。抓表面而弃本质,这是一种阅读思维缺失的体现。
材料作文,相对来说难度较高,需要先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命题材料,理解含义,再确立写作中心。考生必须认真重视审题训练,虽说“文无定法”但也是“有法可依”。例如要抓取关键句法,尤其是最后几句。或者用多角度分析法,此法适用于层次分明的作文材料。
总之,写作文时要紧扣主题,不要离题千里,也不要在文章中加入无关的内容,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噪作文标题要精妙
什么是好的作文题目呢?归根结底是“能吸引老师注意力”的作文标题。如何吸引也是“有法可依”的。
如例文:人旁有谷谓之“俗”。有人说“俗”为卑微草芥,以“庸俗”称之;有人浮沉“俗”世,俯仰自得;有人敢另辟蹊径,为“俗”正名。大千世界,一片庸庸之景,面对“俗与雅”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回应?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我们可以运用对称式拟题法拟写至少两个标题,使前后两句字数一致,贴合主旨。例如:《白话口,诗意心》《雅中有俗,俗中含雅》。此外,还可以用修辞法、添词法、化用法等来提升作文题目的含金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题目一定要简练醒目。
噪作文结构要精巧
记叙文的结构一般有顺叙式、倒叙式等,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作文结构方式的选择,既与文体选择关系密切,又受个人偏好的影响。此外,如果对实用文体比较感兴趣,掌握一些创新的结构形式,对写好考场作文是大有裨益的。
常用的创新结构有日记连缀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书信体式等。还可以找十篇近三年的中考佳作认真看一看,千万不要背,主要是揣摩文章的结构特色,并尝试模仿实践。
此外,为作文结构列提纲也是解决跑题现象的好办法。为每一段内容列好主题关键词,确定段落详略,注重前后呼应,清晰大作文的思路。将写作材料“排兵布阵”,能够避免随意化写作带来的写作偏题、跑题的现象。
噪作文语言要精彩
即使相似的立意和结构,要从“好写”变成“写好”,离不开精彩的语言表达。但是精彩不等于文采。
初三学生基本不存在语言不规范、词不达意的情况,却容易走进过于追求辞藻华丽,或追求旁征博引,导致语言表达僵化的误区。作文语言要打动人,往往是因为用词反复锤炼,精准表达感受,抒发真情,表达思辨性思考。因此可以使用锤炼词语、丰富句式等方法来提升语言表现力。例如对形容词、动词、色彩词汇和虚词运用进行反复揣摩,提升对文字效果的敏感度。九年级下册课文《孔乙己》“排出九文钱”的“排”,“用手罩住”的“罩”都是动词运用的典范。《中年是下午茶》中“总之,这杯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点希望的下午”。“杯”“块”采用活用量词法,既新颖贴切,又具体可感。
而初三开展的议论文写作,不仅是要求“素材丰富”这么简单,学生要走出机械积累、刻意罗列的肤浅认识,把日常阅读积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句式形式和逻辑上彰显语言表达的魅力,展示个性化思考。例如使用假设句与反问句综合法,“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的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搜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可见要提升作文语言,但不能只提升作文语言。语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思想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
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养成敏锐的阅读品质,并主动进行大量的写作积累。只有熟悉各种作文类型、多读优秀范文、注重日常的阅读积累和思考,增加自己的写作量,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方能写出精彩的作文。
名师档案
李卿卿 中学一级教师,语文学科教师。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潍坊市优质课一等奖、潍坊市优秀教学法二等奖等。连续多年考核优秀,被评为“滨海区优秀教师”“潍坊市教改先锋”“潍坊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等。
老师有话说
同学们,还记得卖油翁的故事吗?其实,写作也是一门手艺,越练越熟,越熟越好。如果不敢动笔,就永远都不可能写得好。尽管去写,尽情去表达、抒发吧!隔一段时间,回过头看,你会发现自己心灵的巨大变化。每一个文字,都会变成我们青春盛开的花朵,每一篇文章,都会像星星在岁月长河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