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已超411亿元,其中引进片票房表现低迷,不足93亿元,占比刚过20%。2016年至2019年,引进片票房成绩均突破200亿元,为何近年来引进片与观众渐行渐远,呈现出“断崖式”下跌?
缺乏全新原创内容
情节老套难以为继
作为全球最成熟的电影制作中心,好莱坞影片在国际电影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随着以“超英”作品为代表的续集电影被过度开发,缺乏创新性的弊病逐渐显露。
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42.48亿元的成绩位居当年中国票房排行榜第三位,影响力达到顶峰。此后,以“漫威”为代表的出品方过于依赖续集作品,失去新鲜创意,陷入情节老套、缺乏深度的困境,单靠特技场面简单重复过往的故事模式,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没有了此前的惊喜与感动。好莱坞电影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单片没有在中国市场突破10亿元,今年最高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也只有9.57亿元。
此外,以汤姆·克鲁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等为代表的国际巨星均已老去,没有出现让中国年轻观众追捧的票房号召力新星,也使得好莱坞电影的艺术价值、娱乐性和观赏性大打折扣。
国产片质量不断攀升赢得观众
除了自身水准下降的内因外,国产电影的逐步走强也是引进片衰落的重要因素。以《长津湖》系列为代表的战争片,《流浪地球》系列带火的科幻片,历史题材的《满江红》《封神》系列,现实主义风格浓郁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以及导演“新贵”执导的《热辣滚烫》《好东西》的女性题材作品等,大量题材丰富、内容多元的国产片风起云涌,质量的提升令中国观众偏爱与自己生活更相关、更熟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事。
这些贴近于中国观众日常生活和文化情感的作品,成功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本土文化有了更强烈的认同感,讲好故事的“接地气”电影,成为赢得观众的利器。
观影习惯变化减少观众对引进片兴趣
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观众在视频网站观影的习惯逐渐养成,很多没有进到院线的国外优秀影片在网上播映,这不仅是引进片票房风光不再的一大因素,也是全球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
对于引进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下降,海外出品方有着清醒认识并保持乐观态度。迪士尼亚太区整合营销执行副总裁蔡志行表示:“今年年底,《海洋奇缘2》和《狮子王:木法沙传奇》两部迪士尼经典系列在中国上映,表明迪士尼依然看重中国电影市场。明年公司出品的电影中,我们在作品叙事方面会作出契合时代背景下大众所关心议题的尝试,在人物设定上也在探索展现人性复杂的多面,例如《白雪公主》的性格变化、《玩具总动员5》出现的数码产品、《创:战神》中的人工智能等,这种对当下的映射,有助于吸引新的观众进场,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我们要做的是,将观众看电影变成类似于他们在迪士尼乐园的体验,营造出神话般的氛围,产生情感的共鸣。”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