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

(2024年12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鲁萍
爱心档案
打破无形的墙,建起“和议听”

  近日,在2024年度潍坊市志愿服务“星光”系列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高新区新昌经济发展区社工站“和议听”——“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入选“星光项目”名单。
  “和议听”——“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始于2022年,由潍坊高新区新昌经济发展区联合社工站倾心打造。新昌经济发展区寨子社区是由四个村拆迁后组成。村民变居民,平房变楼房,新社区的居民难以建立起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曾经走家串户的热闹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紧闭的房门和陌生的邻居,彼此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社工站深知,要让居民真正融入新社区,就必须打破这道无形的墙,建立起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于是,2021年,社工站联合社区在占地25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选择了一块地方,专供大家喝茶休闲、提想法。2022年11月,茶馆开张,还拥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和议听”,“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也随之开展。
暖心故事
解民所急,茶馆从冷清变热闹

  起初,精心打造的茶馆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老人们宁愿选择在门外的墙根下晒太阳,也不愿意走进温暖舒适的茶馆。在社工及志愿者一次次热情邀请下,在外晒太阳的居民一个个拿着板凳进了屋。
  随着时间流逝,“和议听”以茶为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志愿者加入。袅袅茶香中,社区逐渐摸清了居民的心愿和诉求。针对暑期儿童托管这一难题,社工站多方链接资源,成功落地公益项目——“心守护”暑期托管班,创新推出“专业课程+志愿者”模式,此外,还特别开设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赢得居民的一致好评。针对一些老人深受腿疾困扰的问题,社工站精心筹备,在4个社区的285部电梯内统一摆放了“爱心小板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的带动下,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时不时有人拿着自家好茶一起分享,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社区的热爱与支持。大家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社区设立社工站的为民初衷,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茶馆,变热闹了。
城市温度
茶馆“泡”出社区治理温情

□本报评论员 王鲁萍
  以茶为媒,四邻和美。在“和议听”茶馆从“冷”到“热”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社工和志愿者用热情和耐心,让居民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疏离走向亲密,打破了邻里之间无形的墙。
  以茶为线,编织情谊。从“心守护”暑期托管班的成功落地,到“爱心小板凳”的暖心奔赴,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社区治理的智慧与用心。居民们在茶香中交流,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共同构建起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园。
  清茶一盏消疲倦,暖语几声润心田。目前,新昌经济发展区通过“和议听”——“以茶为媒 四邻和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共落实居民需求十余项,以活动为纽带,发展社区志愿者百余名,成为居民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茶香袅袅,居民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邻里情浓,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