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1日起,《哈利·波特》全系列陆续在内地院线展开重映。从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第八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创作跨度长达10年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以每周一部的节奏和中国观众重逢,影片数量之多,上映排片之密集,难怪有人感叹“这下真的要住在电影院里了”。那么,经典重映一定能助力电影市场吗?
“哈利·波特”
不只是小说和电影
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从2001年首部上映,到2011年上映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不只是小说和电影,也是童年的伙伴、青春的见证。哈利、赫敏和罗恩在电影末尾时已经成年,饰演他们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和鲁伯特·格林特也不再是童星,看着他们长大的观众也大多步入而立之年。如今在大银幕上重温《哈利·波特》系列,尤其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等前几部作品,更多了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有广泛观众基础的背景下,《哈利·波特》系列重映就不怕没有观众捧场。早在2002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在中国拿下5600万元票房,这个成绩放在当年已是不俗。2020年第一次重映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更是斩获1.9亿元票房,可见该片在影迷心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减当年,这一点从北京环球影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也可见一斑。四年前重映时优异的市场反馈让片方华纳影业更加有信心,这次把《哈利·波特》全套8部影片统统拿出来,让广大中国粉丝看个过瘾,也为提振整个市场大盘和好莱坞电影的人气出力。
重映经典影片兼具多种功能
对许多资深粉丝来说,虽然《哈利·波特》系列的情节早已了然于胸,时不时还能在家中电视或手机上重温,但情感的共鸣只有在封闭空间的大银幕上才会更加凸显,甚至发现某些“新细节”。例如在知道系列后期揭示的哈利与伏地魔恩怨之后,回过头才发现前期的魔杖等道具早已有所铺垫;体会到了斯内普教授的良苦用心后,才能理解他对于哈利的情感是多么隐晦,饰演者艾伦·里克曼的演技如此精湛。
饰演麦格教授的英国传奇女演员玛吉·史密斯不久前去世,再次在大银幕上看见她展现神奇的“变形术”时,又多了份对逝者的悼念。不仅是史密斯和里克曼,《哈利·波特》系列上映后的20多年来,已有多位片中演员去世,包括两位邓布利多校长的饰演者理查德·哈里斯和迈克尔·甘本、海格的饰演者罗彼·考特拉尼、姨夫的饰演者理查德·格雷弗斯等。
对于市场而言,重映《哈利·波特》系列这样的经典影片也不只是“卖情怀”,还兼具着提升市场热度、为新片预热、传承IP吸引年轻一代的功能。据统计,《哈利·波特》系列全球累计票房已超过77亿美元,堪称本世纪最成功的IP系列电影之一,粉丝一直在期待续集或衍生篇的出现。拥有版权的华纳影业也在想方设法挖掘其商业价值,像2016年推出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就是《哈利·波特》的正统前传,除了由小说原作者J.K.罗琳亲自操刀剧本,还力邀正传电影的导演大卫·叶茨执导,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魔法世界。即便新续集口碑反响不一,但票房上足以把哈利·波特IP的人气延续至今,如今还有一些“00后”观众是在观看《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后,再反过来重温《哈利·波特》正传。
重映影片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票房平平
重映从来也不是新鲜事物。只是2020年以前,中国电影市场上的重映影片绝大多数是中外经典电影,每年数量有限,且重映时间与首次上映的间隔时间较长。而近几年,重映影片的数量大幅增加,早已不局限于经典力作,只要是首轮上映取得较高票房的影片,就有可能择日重映,重映影片与首轮上映时间的间隔大幅缩短。
前不久的中秋档,就有《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流浪地球2》《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三部重映影片。只可惜,除了《流浪地球2》勉强在这轮重映收获了1455万元票房,《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不到12万元的重映票房与首轮近12亿元的数字天差地别。
当然,一些不算古老的影片重映,就明显是为后续票房和宣传服务。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如《沙丘2》《阿凡达2》在上映前,会把前一部翻出来短暂重映,让观众及时重温前情,这主要是为了给新片“暖场”。
还有一些影片虽然属于经典,但重映时机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今年8月31日重映的《食神》就悄无声息地“一闪而过”,644万元的票房可谓惨淡,前几年的《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等,票房也只有几百万元,提振市场热度的效果极其有限,除了资深影迷外也很难让更多人知晓。
选择什么样的影片重映才能破局
那么,重映能否真正激发市场潜能?又要选择什么样的影片重映,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首先,要认识到,重映的影片选择须谨慎,否则只能是赔本赚吆喝。经典电影的重制版本,或是经过数字修复或是转成3D格式,抑或是补足了此前删减的部分或增添了新的内容,对观众来说才有足够的动力,重新走进影院。比如1961年上映的国产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经修复和3D转制后,2012年重映也取得了5000万元票房。《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1995年上映时票房惨淡,观众难以接受影片无厘头搞笑的风格,但影片后来在互联网上受到亿万年轻网友追捧,其艺术价值被重新发现,2017年重映时还强调增添了11分钟的新画面,当时在中国内地票房超1.75亿元。
其次,无论对发行方还是对院线来说,虽然经典电影不需要像新电影那样花费时间宣传,但重映电影的排片和宣发,也都需要有更精细化的考量。此次《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每周重映一部的策略就可以借鉴。其实,重映影片是一个成熟电影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重映至多只是一道开胃小菜,无法成为左右整个市场走向的主菜、大菜、硬菜。创作更多捕捉生活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才能让市场真正繁荣起来。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