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老年人耳背
警惕高血压在“作祟”

(2024年02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老年人听力减退,除了和年龄增长、器官慢慢退化有关,还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保护好听力?2月26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刘艳作出详细解答。
  家住高新区、今年60岁的李女士前段时间感觉耳朵嗡嗡作响,开始她以为是上火了,可过了几天后耳边嗡嗡作响的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更严重了。“耳朵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似的,别人说话的声音稍小点,我听起来就特别费劲。”李女士说,她觉得自己应该不至于突然耳背,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竟然是高血压引起的。
  刘艳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可通过改变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而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老年人常有的“三高”问题为例,当身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时,可使血流减缓、血液黏稠、血流供应受阻等,再加上内耳动脉非常细小,且无侧支循环,更容易出现内耳微循环灌流障碍。如果这种缺血缺氧的状态长时间持续得不到纠正,就会导致内耳组织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听觉神经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保护听力。
  积极控制好血压、血脂 在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上应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减少对耳朵造成伤害的机会 经常掏耳朵、长时间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下、经常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均容易损伤耳朵,造成听力下降,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
  耳部按摩 耳部有很多穴位,常按摩耳朵可以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有助于耳朵保健。具体手法为: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拇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前及耳后,先揉耳垂,再夹住耳朵,紧贴耳廓,用适当的力度向上推至耳尖,如此反复数次即可。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突然起伏或一段时间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也可能引起内耳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内耳损伤。因此,要控制好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刘艳提醒,如出现耳鸣、听力骤降、耳朵有被堵塞或进水感等耳部异常时,应及早就诊,以查明原因及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