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服药时喝对水很重要

(2024年02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病后服药,可不要小瞧喝水这个简单的动作。喝不喝水?喝多少水?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对此,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的刘晓楠为市民进行详细解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王娜
  服药时喝不喝水?
  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用水送服,但一些药物因其特殊的发挥药效方式,服用时不需要喝水。
  糖浆剂:如复方甘草合剂、川贝枇杷膏等,这些药物大多呈黏稠状,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咽喉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消炎止咳作用。服用后为避免药物稀释,影响药效发挥,不可立即喝水。建议先饮少量水湿润咽喉部,再服用糖浆剂,等待半小时后再喝水。
  含漱剂:常用的含漱剂如醋酸氯己定,主要用于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含漱后至少在口腔内停留2分钟-5分钟,之后需将其吐出,不得咽下。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含片: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用于缓解心绞痛,需要放在舌下含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口含片主要发挥局部消炎作用,这些药物含片需要含在口腔中让它慢慢溶解后发挥药效。为了保证药效的发挥,含服后30分钟内不要饮水和吃东西,尽量少说话。
  
  服药时喝多少水?
  一般而言,药物需要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后到达全身发挥作用,服药前应先喝一小口水湿润咽喉,再在服药时饮用200毫升-400毫升水送服药物。但一些药物很特殊,需要减少或增加饮水量来更好地发挥药效。
  ●少量水送服的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有硫糖铝、氢氧化铝、胶体果胶铋等,进入胃内后会变成不溶解的细小颗粒,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表面,保护其免受胃酸侵蚀,最好在餐前半小时的空腹状态下服用,可直接嚼碎或用极少量的水送服,服用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
  蒙脱石散:是一种常用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较强吸附力,可均匀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能够吸附致病微生物,服用时将一袋蒙脱石散(3克)倒入50毫升的温开水中混匀快速喝下,服药半小时内也不宜饮水。
  苦味健胃剂:复方龙胆酊是利用其苦味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服用后也不宜立马喝水,以免冲淡苦味而影响药效。
  抗利尿药:如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会引起水钠潴留或低钠血症状及其并发症。
  
  ●用药期间多喝水的药物
  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一些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因对消化道有刺激,服用时要多喝水,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若喝水不足,会导致食管溃疡等不良反应。
  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药: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抗痛风药、抗病毒药,代谢产物容易在尿中析出不溶性结晶,可引起泌尿系统损伤,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避免析出结晶损害肾脏,必要时应碱化尿液,使PH值保持在6.0以上,防止形成尿路结石。
  解热镇痛药:感冒发烧时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等,会使患者大量出汗,多饮水可使体内水分得到及时补充,避免虚脱,防止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可能引起口干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往往会有口干的副作用,服用这类药物后要多喝水来缓解口干症状。
  服药时喝对水很重要,为了保证安全,用药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