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4版:聚焦潍坊两会

16版:光影记录

从“济公”到“爷叔”,90岁的游本昌再创经典

“我会一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2024年01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繁花》落幕,意犹未尽。游本昌饰演的爷叔,被观众誉为《繁花》中的“定海神针”。这部剧耗时3年拍摄,游本昌从87岁拍到了90岁。回忆当初选择和王家卫导演合作,游本昌说:“我是喜欢迎接挑战的,我听说他(王家卫)十年磨一部戏,那我刚好赶上了,就干呗!”面对观众的喜爱,游本昌回应说,只要观众需要,“我会一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每次开拍之后的状态,都能打动在场的所有人
  游本昌1952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算起来,胡歌是他的“小师弟”。游本昌饰演的爷叔,和胡歌的对手戏最多。
  《繁花》中的爷叔,永远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作为宝总成功路上的引路人,他教会宝总做生意应该有派头、噱头、苗头。
  电视剧开场有一个令人唏嘘的镜头:爷叔看到穿上西装后的阿宝,眼眶瞬间湿润。这一幕让观众被游本昌的“眼技”所折服,“游本昌老师一个眼神,我看到了上海一个世纪”。实际上,拍完这个片段后,游本昌也是久久无法出戏。在导演喊卡后,他依旧止不住地流泪,感慨自己“出戏太慢了”。
  有细心网友对照胡歌与游本昌年轻时的照片,发现两人眉眼间竟十分相似,不禁感慨:“我想游本昌老师一定看到的满眼都是年轻的自己!”
  在《繁花》片场,游本昌每天要工作将近十个小时,这样的工作量对于青年演员来说都是极大挑战,更不用说耄耋之年的游本昌。但不论多晚,只要一开机,游本昌马上精神矍铄,从无倦怠感。为了呈现更好的作品,游本昌还在没有自己镜头的情况下,积极与演员搭戏,让人很是敬佩。
  有一场吃饭的戏令胡歌印象深刻:当时,游本昌将肉块掰碎后再吃,胡歌以为是他牙齿不好,没想到游本昌却淡然回答:“我演的是上海爷叔,不能够大口吃肉,如果大口吃肉,我又变成济公了。”
  剧中爷叔在排骨年糕店里指导汪小姐(唐嫣饰)写检讨书的场景,同样令唐嫣记忆深刻:“当时拍摄是冬天,很冷。我们那个场景看似是室内,实则四面是通风的。游老师只穿着单薄的戏服,但他一遍又一遍地拍,只想呈现最好的效果。”唐嫣表示,游本昌老师每次开拍之后的状态,都能打动在场的所有人。

跑了30年龙套,52岁出演“济公”一举成名
  《繁花》中的爷叔16岁进入上海交易所,18岁拥有了自己的经纪牌照。现实中的游本昌却没有这么幸运。他跑了30年龙套,直到52岁才有机会出演“济公”一角。
  1983年,游本昌50岁了。当年他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踌躇满志地来到中央实验话剧院,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但在人才济济的话剧院里,游本昌并不打眼,他在话剧院里跑龙套、做场务……“三十而立啊,可到50岁了,我还在跑龙套。”游本昌总觉得,该有个“大部头”了吧?
  命运的转机来得总是那么突然。1984年,《济公》即将开拍的消息传开,游本昌感觉这就是属于他的那个“大部头”。然而事情发生了波折。有一天,游本昌在报纸上看到,另一位演员宣布要演济公。游本昌太太拿着报纸说:“你看,你真是个不走运的演员。”游本昌心中想,以后再等缘分吧。
  1984年年底,游本昌在大连演出,家里的电话打来,说上海来了人,让他演济公。游本昌听了非常高兴,但他没有接受这个角色,因为不愿意跟人争抢。后来对方解释,另一位演员要演的不是这一部戏。在单位的说服下,游本昌接受了邀请。
  试戏时,《济公》的导演张戈问游本昌:“你觉得济公是什么样子的?”游本昌站了起来,脑海里闪过小时候的那些耳濡目染,用上海话说了一句:“老板,个则窝子里相跑来跑去额是撒么斯(老板,这个锅里跑来跑去的是什么东西啊)?”“就是他了。”张戈对剧组的其他人说。
  1986年除夕,《济公》开始在央视播出,“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成为了耳熟能详的旋律,这部剧迅速火遍全国,游本昌也成为了被广泛认识的演员。

要爱艺术,但绝对不能爱艺术中的自己
  《济公》之后的几年,游本昌两度登上春晚,但随着赵本山等一批小品演员崛起,游本昌就再也没有上过春晚了。影视剧方面,游本昌也沉寂了一些日子,原因无非是他选择如此:他挑剧本,认为只有达到标准,对得起观众,才能拍;他无法接受剧团定下的演戏指标,放弃铁饭碗,自己成立艺术公司拍片;他的妻子生病了,他推掉了许多工作,照顾妻子四年,直到她身体好转些才回归表演。
  2000年,他自导自演百集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2009年,他自导自演《了凡》,饰演云谷会禅师;同一年,他剃度出家,法名定畅。这两部戏,赔光了他的家产。他也有深入人心的作品,例如2011年,乌尔善崭露头角的电影《刀见笑》,游本昌在里面饰演一位怪诞的刀匠。
  2013年,80岁的游本昌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拍摄了两部济公相关的电影《古刹风云》《茶亦有道》,也是在这一年,游本昌成立话剧团,招收热爱艺术的落榜生,教他们学习表演,排演《弘一法师》。游本昌的家中放了一块匾,上面写着:以文艺化导人心。他每天都会看一遍,并以此激励自我。游本昌认为:“要爱艺术,为它可以付出生命,但绝对不能爱艺术中的自己。”
  从《济公》走到《繁花》,游本昌花了35年的时间。《繁花》播出后,游本昌也在同步追剧。被问到现在透过屏幕看自己是什么感觉,游本昌笑着说自己是“审视、欣赏”。面对观众的喜爱,游本昌表示:“非常感谢大家还能想起我,记得我,喜欢我。只要观众需要,我会一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作为演员,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