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4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面对磨难
她对儿媳孙子倾尽爱

(2023年11月1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担心的事情发生后,家人都蒙了
  我想讲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妹妹的婆婆。
  妹妹很漂亮,性格也好,文静爱笑,说话轻声细语,这些在我看来很普通,但在她婆婆眼里,是好儿媳的标配。妹妹的公婆都是做生意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妹妹订婚和结婚的规格都很高,当我妈说不用这么浪费时,她婆婆说:“一辈子就一次,必须弄得好好的。”这话很实在,也很感人。
  说起妹妹嫁人这事,挺有意思的。妹夫在事业单位工作,妹妹只是私企员工,俩人认识后一见钟情,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我妈有点虚荣,觉得攀了高枝,到处炫耀,同时又担心人家看不上我们家,只要妹夫过来,她总是好吃好喝伺候。
  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老公的工作和家境都很普通,当初妈妈不同意我们的婚事,是我再三坚持才结婚的。我老公来家里吃饭,我妈也就多加个菜,从来不会像招待妹夫那样费心费力。听妹妹说,很多人给妹夫介绍对象,其中有个跟他们家门当户对,妹夫也觉得对方很好,可谈了一段时间后,他妈妈发现女生脾气暴躁且控制欲强,但并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建议儿子先不要急着订亲。听妹妹说这事,我就觉得她婆婆是个有智慧的人。
  妹妹结婚后一年多没怀孕,妈妈就让她吃各种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偏方。又过了一年,妹妹终于怀上了,但孕吐厉害,她婆婆便建议她先辞掉工作回家休养,随机给了妹夫一张银行卡,让他给妹妹。妹妹说她很感动,如果婆婆每月给她钱,她会觉得自己像寄生虫,可丈夫给的就不一样了,而且银行卡是她的名字。
  看妹妹讲述时一脸幸福,我就感叹她婆婆不仅睿智还大气,同时感叹妹妹的好命。但接下来的事情,对于妹妹的婆婆,我从感叹转为敬佩。
  妹妹怀孕六个月做产检时,被告知胎儿发育疑似有问题,让她决定保留还是舍弃。妹妹一听就哭了,妹夫也很无助,妹妹婆婆说最好听医生的。当妹妹和妹夫咨询了专家决定引产时,我妈跳出来了,说妹妹能吃能喝胎心又很正常,不能光信机器,何况医生也没说百分百有问题,大小是一条命,一定要生下来,如果有问题她来养。
  我妈强势惯了,更主要的,她得知妹妹怀的是男胎,认定母凭子贵,妹妹生下儿子在婆家的地位就稳了,将来她的儿子还可以继承家业。因为妹夫上面还有个大哥,而大哥只有两个女儿。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妹妹生下了一个脑瘫儿子。之前的侥幸泡了汤,面对打击,除了妹妹的公婆,其他人心态都崩了。妹妹时常哭到晕厥,奶水也没有了;妹夫整天唉声叹气;我爸怨我妈,两个人吵得鸡飞狗跳……妹妹的婆婆让妹妹一家搬到她那边,她跟保姆照顾儿媳和孙子,还不断安慰我妹妹:“如今医学这么发达,咱家又有条件,孩子会治好的……”
再苦再难,她都没有半句怨言
  妹妹一家人的内心有多痛苦,外人是无法体会的。开始的日子里,妹妹怨恨妈妈,情绪崩溃时,她说:“当初你说孩子有问题你养,现在你连句话也不说,我以后该怎么办?”
  面对妹妹的怨恨,我妈无言以对。她不想把妹妹和孩子接到自己家,不是怕受累,而是怕妹妹回不去了。我为妈妈的自私感到羞愧,也怕妹妹太苦闷,便时常去看她。
  妹妹的婆婆见到我很高兴,让我常过去陪妹妹说说话,我走时还往我车里装很多东西。在妹妹婆家,我看到的是:保姆忙着做家务,妹妹和她婆婆逗孩子玩、给孩子按摩,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除了眉宇间的忧愁,外人看不出他们的内心都饱受煎熬。
  孩子一岁时,妹妹给他断了奶,她婆婆建议她出去工作:“不是家里缺钱,你还年轻,你得接触外面的世界,要不就落伍了……”其实妹妹明白,婆婆是不想让她整天在家面对一岁还不会站的儿子。
  妹妹被婆婆安排进自家公司,我觉得这是给妹妹吃了定心丸,但我妈却小人之心,认为这是妹妹的婆婆想用钱拴住妹妹。
  在这之前,我妈拐弯抹角地跟妹妹说,摊上这么个孩子,一辈子都要受苦,言外之意是想让妹妹一走了之,现在又说这样的话,跟妹妹的婆婆比,差距真的是太大了。哪怕是亲妈,我也忍不住要怼她:“孩子大小事情全是人家婆婆管,还得哄你闺女开心,放你闺女走的话,人家再娶媳妇生个健康孩子,比拴住你闺女省心多了,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也许我的话太狠了,妈妈哭着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妹妹一辈子好……”
  我说:“你真要为妹妹好,就替她婆婆分担一点,多看看孩子。”
  妹妹、妹夫都上班,她公公在公司忙,多数时候是妹妹的婆婆跟保姆带着孩子去外地看病,两三年的时间里在北京、上海、广州往来。妹妹说第一次去外地的那些大医院她直接崩溃,想想婆婆这些年要排队、要管孩子康复,还要管吃喝拉撒,太不容易了,但婆婆从没抱怨过半句,也从没给她脸色看,自己运气太好了,摊上这样的好婆婆……
付出耐心和爱,终于苦尽甘来
  只要不外出治病做理疗,我基本每周都会去看外甥,无数次被妹妹的婆婆感动到流泪,因为她对孩子太有耐心:孩子的脸有点歪,导致说话含糊,经过手术矫正,脸型基本正常了,但还是吐字不清,妹妹的婆婆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孩子发音,不管孩子说得怎样,她都夸赞拥抱。妹妹说,有时候一个字会来回念一百多遍,但婆婆不急,一天不行就两天,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孩子的右手往里勾,手指也不听使唤,治疗后情形虽有改善,但还需要大量的康复运动,妹妹的婆婆便每天给他拉伸按摩,还锻炼他拿东西。逐渐的,孩子能够自己吃饭、洗脸和刷牙了。当孩子学会走路时,已经三岁多,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很艰难,看他疼得哇哇大哭,妹妹不忍心想放弃,但她婆婆一边流泪,一边鼓励孩子,坚持要孩子全部做完。经过努力,虽然孩子的左腿还是比右腿短,脚腕和脚背是直的,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能走会跑,加上营养足够、身体结实,如果他坐着不动,如果不看他的手,根本看不出跟正常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每当我赞叹妹妹的婆婆付出太多心血,她总是笑着说:“我们宝宝运气好,情况没那么严重,否则神仙也救不了。幸亏家里条件还行,如果没钱,也治不到这个程度……”
  虽然妹妹的婆婆说得风轻云淡,但从她的变化便能想象她经历了什么,付出了多少。第一次见面时,我以为她只有40多岁,事业有成,孩子出息又会保养;妹妹生下孩子后,眼瞅着她一点点憔悴衰老下去,如今的她,头发全白了,背也有点驼,眼角布满皱纹,唯一不变的是脸上的笑容……
  外甥六岁时,妹妹意外怀孕,她和妹夫都有心理阴影,怕重蹈覆辙。他们征求公公婆婆的意见,公公很高兴,动员他们要,她婆婆说:“主动权完全在你们,我尊重你们的任何选择。”
  于是,妹妹和妹夫决定生二胎。当妹妹生下健康的龙凤胎后,一家人喜极而泣,摆满月酒时,很多人都来道贺,我妈破天荒地说了一句真话:好人有好报啊。
   现在,大外甥已经上二年级了,虽然身体有残疾,但脑子很聪明,难得的是丝毫不自卑。有不懂事的孩子嘲笑他的手和脚时,他就说:“我是独一无二的。”
  我明白,外甥的自信里饱含了他奶奶太多的心血。
  看到大外甥快乐成长,看到一对小外甥活泼可爱,妹妹一家人也喜笑颜开,我就感叹:他们终于苦尽甘来了……
  
  
  作者:于恩胜
上期内容读者反馈
  娜娜:在进入亲密关系时,所有人都习惯把自己伪装成近乎完美的人。对方展示的最好的一面,我们便以为那是他的全部。可是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你能不能跟一个人结婚,愿不愿意跟一个人结婚,不是看他的最高处,而是要看他的最低处。”结婚前发现不了的问题,往往会在婚后变成一地鸡毛。所以千万不要在爱情中迷失自我,保持理性,相信直觉,会让自己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