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4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她用行动诠释戏比天大

(2023年11月1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11月4日,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演员何赛飞凭借电影《追月》中饰演的戚老师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这位20世纪80年代的越剧青衣、90年代的电影小花,花甲之年又成为横跨话剧、越剧、电影、电视剧四界的“戏骨”。
  在何赛飞心中,每一个角色都饱含她对艺术的热爱,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律感,在她身上看到了“戏比天大”的艺术精神。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走进人物内心演活角色
  电影《追月》根据艾伟小说《过往》改编。何赛飞扮演的戚老师是越剧名角,年轻时红遍全国,晚年病入膏肓,从省城回来想见三个孩子最后一面。但大儿子秋生根本不相信她有病,索性不见,小儿子夏生也不冷不热。戚老师依然和以前一样我行我素地生活,一个突发事件,使过去的隐秘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在何赛飞心中,戚老师并不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她对事业、亲情等人生各方面的态度都非常特殊。戚老师这个角色不仅复杂立体,还展现了独特的女性魅力。影片中以越剧为主线,唱念做打俱全,将越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拍摄出中国人的含蓄与细腻。戏中家庭关系与戏外人生的层层递进,何赛飞用才华和努力证明了越剧演员也可以在电影领域大放异彩。
  何赛飞曾说:“我试图找到戚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的理由,但一直找不到。我问了导演很多问题,一打电话就是五个小时,在此过程中甚至号啕大哭,几近放弃。经过导演不停地劝说,我发现自己内心不是真的想放弃这个角色。还好当时没有拒绝,庆幸自己找到了这个角色的内心,才有了今天。”
  凭借对戚老师这一角色的出色演绎,何赛飞最终从众多实力派演员中脱颖而出,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收入囊中。评委对她的表演大加赞赏,点评道:“何赛飞对角色性格和情感的揣摩丝丝入扣,成功演绎出戚老师对越剧文化的挚爱和痴迷,把举手投足间的名家风范、舞台上的璀璨夺目、面对孩子的愧疚拿捏得恰到好处,越剧表演艺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相映生辉。”

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1963年,何赛飞出生于浙江岱山,从小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何赛飞聪明伶俐,对越剧十分痴迷。1982年,她高中毕业,恰巧遇到岱山越剧团招生,试镜后,她成功被选入越剧团。1983年,何赛飞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开始了专业艺术生涯。两年后,她从浙江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毕业。
  1986年,导演谢铁骊准备拍摄电影版《红楼梦》,但迟迟未找到合适的演员。后来,谢铁骊决定另辟蹊径,寻找一些专业的戏曲演员,他发现了何赛飞并邀请她出演妙玉。何赛飞容貌姣好、气质非凡,将妙玉这个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她凭借这个角色正式跨入影视圈。
  在当时,中国电影和影院空前火爆。导演们到处挖掘年轻演员,何赛飞受到张艺谋、陈凯歌、李少红等导演的关注。张艺谋邀请她出演《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三姨太梅珊。起初,何赛飞不愿意演配角,但她天生喜欢挑战,短时间内展示出人物心理,对她十分有吸引力。于是,何赛飞抓住了这个机会。
  三姨太梅珊在影片中有一小段京剧表演,何赛飞的戏曲功底足够胜任,但她仍然坚持从零开始,跟京剧名家学习。她对自我的严苛管理,让三姨太梅珊这个角色大受欢迎。
  此后,何赛飞乘胜追击,主演了多部经典作品。《红粉》《风月》《敌后武工队》……只要有何赛飞出演的电影均能获奖,奠定了她在影视圈的地位。
  精湛演技赢得赞誉和尊重
  说起何赛飞参演的作品,有一部不得不提,那就是家喻户晓的《大宅门》。2000年,何赛飞被张艺谋推荐给郭宝昌导演,出演杨九红一角。起初,何赛飞并不被郭宝昌看好,但她凭借着多年的演出功底,举手投足间的风情万种,将杨九红演绎得出神入化。该剧一经播放就创造了极好的收视率,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热播剧。
  何赛飞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塑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她凭借在电影《那些女人》中的精彩表演,在第16届平壤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何赛飞年幼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她已经60岁了,依然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继续为大家带来精彩作品。她凭借精湛的演技、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赢得荣誉和尊重,也成了许多新生代演员的榜样,鼓舞着更多年轻人在演艺道路上奋发向前。她的成功告诉人们:“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演技去回报观众,才能在这个行业取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