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与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良好的血糖控制离不开科学运动。糖尿病患者不同于一般人群,在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哪些糖友们不适合运动?
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16.7mmol/L)或血糖波动明显的人;近期有明显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者;有糖尿病肾病,尿中有大量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血压明显升高(>180/110mmHg)者;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轻度活动即发生心绞痛或4周内有新发心肌梗死的患者;有明显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糖尿病足患者必须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进行适量运动,严重者不宜运动;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包括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肺气肿、通气或换气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者;新近发生过血栓、经常有脑供血不足者;妊娠、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有低血糖危险及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太大、病情易波动者。
●运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运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对自身健康情况进行评估。热身5-10分钟,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增加心脏、肌肉负担。
相比饭前运动,更建议饭后运动。时间一般选择餐后1小时左右,检查足部并选择合脚的鞋袜。饭后运动可以通过减轻急性血糖峰值来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且无论运动的强度或类型,餐后更多的能量消耗可以降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45分钟)带来的好处越明显。
晨练不宜过早、不宜空腹,尤其是冬天,日光和叶绿素起反应才能产生氧气;早晨基础血压较高、肾上腺素分泌多,心脏病患者易发生危险;空腹运动易发生低血糖。
建议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哑铃、沙袋、橡皮筋等)相结合。规律有氧运动可改善患者的血糖管理,减少高血糖时间。在改善整体血糖管理和降低胰岛素水平方面,高强度的抗阻运动比中低强度抗阻运动更为有效。
●如何选择运动方式?
每周运动5天以上,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建议运动时的最大心率为(220-年龄)×(60%-80%),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通过少量、多次、规律地运动,减少久坐时间,可以适度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尤其适用于伴胰岛素抵抗和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
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