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后出血,造成泌尿系统感染、腹痛、腰痛,严重时膀胱破裂等。为什么会出现产后尿潴留?如何预防?记者联系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三科主管护师孙延敏,请其对此进行详细解答。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产生原因
产后正常排尿为阴道分娩后6小时内排尿或剖宫产拔尿管后6小时内排尿,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150毫升。如果宫底上升、耻骨上膀胱区胀满、膀胱区有疼痛感、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称为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增大的膀胱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多,增加产后妈妈的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
出现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包括几个方面:
产后尿潴留多发生于初产妇,因为产程长消耗大量的体力,导致膀胱肌麻痹,影响正常排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致膀胱麻痹、周围组织水肿,影响正常排尿。
再就是产妇心理压力大,产后因畏惧宫缩痛、会阴伤口疼痛等原因,不愿意下床活动,排尿次数减少,增加了尿潴留风险。还有少数产妇因分娩阵痛使用麻醉镇痛药物,使生理性排尿反射不敏感,增加了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同时,产后出血也可能是产后尿潴留的表现之一,因为过度膨胀的膀胱会影响子宫肌层收缩,从而引起产后出血。
怎样预防
医生要加强产前宣教,充分评估产妇的情况,告知产后尿潴留的风险,让产妇了解并做好产时、产后的配合。
分娩前产妇可进行提肛运动,以增强盆底肌和尿道周围肌肉的协调性和张力,增强膀胱排尿功能。产程中要按时排尿。产后多喝水,多进食汤类,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尿量,争取尽早排尿。
家人要与产妇多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情绪。
如何治疗
产妇分娩后要尽早下地活动,如果出现排尿困难或排尿不畅的情况,可用热水熏外阴以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促进排尿。还可以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产生尿意。
此外,可以用热敷法。将热毛巾置于下腹部膀胱区,辅助以膀胱区按摩,使松弛的腹肌收缩,增加腹压,促进排尿;药物治疗。如采用开塞露纳肛,诱导逼尿肌反射引起排便同时可诱发排尿反射。肌内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膀胱收缩排尿;留置导尿管导尿,让膀胱肌充分休息后恢复自主排尿;采用穴位针灸。
孙延敏提醒,产后尿潴留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损伤膀胱壁内的逼尿肌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甚至会导致膀胱破裂,必须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