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陈志鹏
近期,宝爸宝妈们需要提高警惕,有一种反季节流行的病毒正在悄然传播,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与此同时,不少市民也向本报“寻医问药”栏目咨询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问题。为此,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生齐明明,请其对此进行详细解答。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只有一种血清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由于抗体不能完全防止感染,合胞病毒的再感染极为常见。
近几年,多数市民外出减少,最关键的是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病毒感染率降低。今年公众活动增加,患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机率也随之增高,感染高峰随之延迟。
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传播。
接触被呼吸道合胞病毒污染的物体。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之后有什么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2天-8天。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早期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流涕、鼻塞、咽痛、咽痒、干咳、声音嘶哑等,常伴有发热。婴儿及2岁以下儿童通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
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怎么办?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对症处理,多休息,尽量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症状多会在1周至2周内消失。若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出现喘息明显、呼吸急促、呻吟等现象需及时带孩子就医,积极配合治疗。
怎样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经飞沫传播,也可经过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来预防感染。
遮挡口鼻: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者用前臂遮住口鼻,做好清洁。
勤洗手:坚持做好手卫生,常用流动水洗手,避免用未清洗过的双手接触鼻子、嘴巴等部位。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感冒、发热人员密切接触,婴幼儿应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儿童密集区域,避免交叉感染。
消毒:开窗通风,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做好清洁消毒,如桌面、玩具、门把手等。
及时就医:当出现咳嗽、反复发热、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