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家有早产宝贝
这样科学喂养

(2023年04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刘女士高龄初产,多次流产后终于有了可爱的小宝贝,但是宝宝出生的时候不到34周,出生体重仅1.2千克。现在宝宝快满月了,体重已经达到了2.1千克,马上要出院了,刘女生开始头疼起来,这么小的宝宝回家后该怎么护理呢?4月13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高新院区新生儿一科护士长、主任护师张红。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多不足2.5千克,身长在47厘米以下活产婴儿。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喂养?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千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选。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母乳+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二分之一,作为母乳的补充。
    出院后强化营养的时间有哪些?
  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原则,大多数专家推荐应用至校正月龄(校正月龄是用于计算早产儿实际月龄的一种方法,校正月龄等于出生月龄减去早产月龄)3个月到6个月。理想的目标是所有生长参数(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均达到校正月龄的第25百分位(第x百分位指的是100个相同月份的孩子里,宝宝的身长、体重、头围排在第x位),即可转换为纯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喂养。
    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是维生素D的补充。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D800-1000U/天,3个月后改为400U/天,直至2岁。补充量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生素D含量。
  其次是铁剂的补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铁储备低,出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mg-4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该补充量包括:强化铁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和铁制剂中的铁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