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山东好人”郝光

带领万人做公益
把助人当成事业

(2023年04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段时间,昌邑市义工联合会的郝光特别忙碌,他带领爱心团队到昌邑市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家中,开展助老志愿服务。15年来,他带领爱心团队开展了“为烈士寻家”“为无名烈士墓碑描红”“金晖助老”“爱心小屋”等活动,把公益助人做成了一份事业。近日,他被授予助人为乐“山东好人”荣誉称号。“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教导我要助人为乐、扶危济困,我只是凭自己的内心做点事情。”4月13日,郝光说。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
  15年来坚守在精准帮扶的道路上
  郝光今年49岁,是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创始人、负责人,他热心公益,15年来,始终坚守在扶贫济困、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积极策划开展针对社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活动。
  进入4月份,郝光带领他的爱心团队来到昌邑市部分街道、乡镇,为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食用油、面粉等爱心物资,上门为老人理发,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让老人们非常感动。
  今年清明节期间,郝光还带领志愿者到昌邑市烈士陵园,开展“为无名烈士墓碑描红”活动。“2014年开始,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还组织发起了‘为烈士寻家’公益活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联合各地相关单位、新闻媒体、公益组织为42名烈士找到了亲人。”郝光说,虽然寻亲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每次看到为烈士找到亲人,他都非常欣慰。
  
  团队登记在册的义工已达1万多人
  近几年,郝光还带领志愿者在昌邑市开展“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活动,走访400余位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和老战士,整理形成了10万字的文字资料和1000余小时的影像资料,制作了60多部红色微视频、电视片,受众30余万人次。
  此外,郝光还将挖掘出的500多个革命战争故事,编印成《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并无偿捐赠给昌邑市当地的中小学,作为爱国主义课外读本,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了公益力量。
  在走访中,郝光了解到,部分老党员同其老伴结婚时都没拍过照片,有的老人甚至一辈子连张合影都没有。为弥补他们的遗憾,郝光带领团队开展“圆梦·芳华”关爱老党员行动,为30多对老党员及老伴免费补拍了婚纱照和全家福,实现了老人们心中的夙愿。
  在帮助困难家庭的过程中,郝光发现很多孤寡老人家中都有闲置的院落,疏于打理、杂草丛生,他又发起“益家小菜园”关爱项目,帮助老人在院子里建小菜园,栽种老人喜欢吃的蔬菜,号召志愿者及其孩子们来菜园进行劳动实践,并陪伴孤寡老人,同他们聊天等。截至目前,昌邑市共建成“益家小菜园”20个,不仅满足了老人们的日常需求,还将剩余的蔬菜送到敬老院和其他孤寡老人家中。
  “我们团队目前登记在册的义工就有1万多人,我会尽己所能,继续带领大家做好公益助人的这份事业。”郝光说。
  近几年,郝光曾荣获“全国优秀基层慈善人物”“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最美志愿者”“潍坊好人”“潍坊市十大孝星”等荣誉称号。最近,他被授予助人为乐“山东好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