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京剧而言,京胡不仅是伴奏,它在剧目创作、流派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潍坊京剧票友圈里,琴师中的“三王一张”,那名声可是响当当,66岁的王有政便是三王之一。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
为风筝会展演作准备,排练井然有序
4月11日下午2时,潍坊市老年大学院内,约20位票友准时出现在老干部艺术团京剧团活动室,王有政摆好琴架、滴烫松香,立马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他们正在为18日下午的风筝会文艺演出季京剧票房展演作准备,当日要排练折子戏《珠帘寨》《刘兰芝》及一些精选段子,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
一段节奏明快、旋律简单的小开门过后,票友张萍登场,随着王有政的口令,乐队起奏,张萍开唱《谢瑶环》选段。“叫板”在京剧表演中极其重要,票友谭泽昌唱现代京剧《雪花飘》选段,由于是段子,开唱前“叫板”需单独起,没有参照版本,所以他与琴师王有政、司鼓倪宝华简短地商量后,确定“下雪了,好雪呀——”“叫板”后,鼓师开“凤点头”,乐队起【二黄散板】过门,他再唱“想当年开机车来往奔驰”。作为主弦,王有政要求精细,谭泽昌唱完【原板】后,有一段音乐需京胡停,他又让拉京二胡的张丽青领奏练习了三遍,这才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王有政十分尽责,每段开始前,都问一句:“都带谱子了吗?”听到有没带的,他一定起身送一份到演奏员跟前。记者注意到,他提供的曲谱标注较多,符点、辅音、抹音、打音及快慢、强弱、弓法,红笔、黑笔皆有,密密麻麻,标注明确。
从小耳濡目染,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
1957年,王有政出生于昌邑市龙池镇,爷爷喜欢听戏、唱戏,父亲能拉琴、唱京剧,受家庭影响,他的乐感很强,十分喜欢悠扬的琴声,八九岁时,便央求父亲教他拉京胡,父亲欣然应允,成了他的启蒙老师。
学生时代,王有政在学校宣传队拉二胡,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照相馆,工作之余跟随已进入专业院团的同学张亚宁(原潍坊市吕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学习京胡基本知识,此时拉京胡仅仅是一份爱好。
1979年,王有政调到昌潍地区商业局,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将京胡束之高阁,不再摸琴。1994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在潍坊资深票友董克强的介绍下,走进潍坊的票房,潜藏在身体里对京胡的那种喜爱瞬间迸发出来。他心想,自己喜欢京胡,又有基础,唯手生尔,若假以时日,也可以坐在乐队主弦位置。
在票友们的鼓励下,他试着拉琴伴奏。忆往昔,那次伴奏还算可以,能托住腔。最令他感恩的是,票友们明知他拉得不够好,还是鼓励他大胆伴奏。资深票友谭效光主动提出:“来,你来拉琴我来唱。”这些话语温暖着初入票界的王有政,令他终生难忘。
为了提升琴技,跟随专业琴师学习
回报票友信任的最好途径是提高自己的琴技。王有政开始跟随薛葆元(原潍坊市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学琴,他隔三岔五地拜访老师,遇到问题随时请教。薛葆元非常认真,一弓一弓地教,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纠正,由浅入深地指导王有政拉《玉堂春》《谢瑶环》《洪羊洞》《碰碑》《武家坡》《坐宫》等十几出戏和许多选段。
学习初期,王有政专门买来录像机,凡是薛葆元操琴的演出,他只要有时间必参加,找最靠近乐队的位置,别人听演员唱戏,他则全程录琴师,回家后模仿弓法、指法,在曲谱上做好标记。后来,外地大院团来潍演出,他也会携机全程录像,回家看回放。平常跟着录音拉琴,他也录下来“挑毛病”。
学胡琴和学唱戏一样,需要口传心授。很多时候自己觉着拉得不错,听不出有什么不足,老师当面一指导,往往会发现很多不足。记得有一次,王有政在家里跟着录音学拉《谢瑶环》“岸柳摇曳”“到任来秉圣命把豪强严办”选段,感觉挺得心应手的,很满意,录下来发给薛葆元。薛葆元听后,给他指出毛病,并专门找时间当面细细地给他讲段子,从音符到节奏的快慢强弱、人物感情色彩。每听老师讲一个段子,王有政内心便丰富一些。
坚持练习基本功,常拉的戏大多会唱
“三年的胡琴压碾的声”,学京胡难,没有基本功驾驭不了。王有政近70年的人生履历中,练胡琴基本功是最枯燥的事,尤其拉空弦,要放松不能僵硬,为了逼自己,他眼盯电视,手不间断地拉空弦。“拉空弦不用动脑,主要是形成肌肉记忆。”王有政说,练基本功需要付出超越常人的毅力,如今,他仍坚持练习基本功,主要练习小开门等曲牌。
克服了拉空弦的枯燥,背谱子又是另一道难关。学京胡之初,他只单纯地拉音符,不知戏,老师告诉他:“你得会唱才能伴奏得更好。”开始时他认识不深,直到后来才意识到,只有将音符与剧目、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才能达到伴奏的更高境界。为此,他常拉的段子及《洪羊洞》《碰碑》《乌盆记》《红鬃烈马》《四郎探母》《锁麟囊》《龙凤呈祥》《遇皇后·打龙袍》《钓金龟》《赤桑镇》《吕布与貂蝉》等二三十出戏,他大都会唱。
给票社立规矩,对票友更是严格要求
笑声爽朗、和蔼可亲,是王有政给人的第一印象,可在艺馨京研社,他全然不是这个样子。他很严厉,越是对水平高的票友,要求越严,越说得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不留情面,像极了京胡的直爽。
王有政给票社立了几条不成文的规矩:演员要根据自身条件唱适合自己的戏,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贪多,什么都想学,一人选三四个拿手戏,精研细磨,每次唱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参加票社活动,不能想唱什么都行,要集中精力唱好一个段子,得到他的认可,再换新段子。
乐队使用统一版本的曲谱,每一出戏、每一个段子,他都提前改好谱子,若没有现成谱子,他会根据录音翻谱,打印好交给演奏员。“我们到票社不是过瘾的,艺馨京研社的票友,都是有追求、有上进心的。”王有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