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印发了《山东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从2024年起,考生综合成绩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临时转为艺术类的考生来说,艺考不再是升学捷径,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4月8日、9日,记者采访了城区部分考生家长、高中老师及培训机构负责人,听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有人欢喜有人忧
想考入理想大学还要多努力
随着艺考政策的变化,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我儿子学习成绩还不错,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又学了美术,新的艺考政策要求高考时文化课和专业课各占50%,对我儿子来说是个好事。”高新区东方世纪城小区刘女士说,她儿子现就读于潍坊四中高二年级,学习成绩比较稳定,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画画,尤其喜欢画速写,上初中后由于功课紧张便暂停了画画,上高中后又重拾兴趣,报了美术专业。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刘女士的儿子每周上三节美术课,寒暑假参加美术集训。
“只要美术成绩过关了,再加上他的文化课成绩,我觉得他应该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刘女士说,上了高中后,儿子懂事了很多,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也很主动,一直在为自己理想的大学而奋斗。刘女士希望儿子能够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经济区金都花园小区张女士的女儿在城区一所高中上学,自小学习成绩一般,所以张女士在女儿小学时就开始培养其兴趣爱好。女儿喜欢画画,所以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美术课周周不落。
“上了高中后住校,不方便外出上美术课,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报了学校的美术专业,每个星期上三次课。”张女士说,目前女儿的专业课不错,但学习成绩稍微弱一些,新的艺考政策对女儿来说并不占优势,想要考取理想的大学,女儿还需要在文化课上多下功夫。
以音乐类考生为例
选择增多但更注重综合素质
潍坊七中艺体教学部副主任王蓓以音乐类为例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她说,在之前的音乐专业统考中,所有考生都须参加两项技能考试,而在2024年音乐类专业统考中,分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两类。
其中,音乐表演考试包括器乐方向、声乐方向,报考音乐表演类的考生只需选择一个方向,参加一项技能考试(声乐或者器乐)。音乐教育类的考生依然要参加两项技能考试。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类可以兼报,对于考生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项技能。
新的艺考政策中考试内容难度加大,两项技能考试都要求完成两首作品。根据前几年的考试要求,大部分的音乐专业学生只准备了一首考试作品,对于器乐学生来说,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两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其次,两首声乐作品要求清唱。清唱更能体现学生的演唱功底,没有伴奏音乐来掩盖一些瑕疵,清唱对考生的音准、节奏要求更为严格。清唱在选择作品时也对声乐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尝试和了解哪些作品更适合清唱,更适合考试。另外,“小三门”当中的听音分值占比增加。听音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音乐的听觉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无论是歌唱表演还是器乐演奏,都离不开听觉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完整的音乐听觉,才能准确地把握音准、旋律、节奏、乐曲风格等。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改革后的艺术统考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从更多方面选拔高素质的艺术人才。”王蓓说。
不再是升学捷径
建议专业课和文化课同步学习
王蓓说,新的艺考政策文化课占比提升,在突出选拔艺术人才的同时,落实“五育”并举,注重综合素质。对于那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临时转为艺术类的考生来说,艺考不再是升学捷径,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实施方案》发布后,潍坊七中、潍坊四中等部分高中教研团队积极应对艺考改革,即刻召开学生家长会,进一步解读2024年艺考新政,让家长和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考试内容的变化和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同时,根据专业教学中实施的私人订制计划,进行大教研活动,对参加2024年艺术统考的考生进行专业和文化课的综合分析,根据新统考政策和内容,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全面实施一生一方案,让考生能够适应新的艺考形势,在即将到来的大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城区部分专业培训学校在做好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拿出充足的时间来多学习文化课。
韩冰美术培训学校校长韩冰表示,新的艺考政策对于文化课成绩好、专业弱的同学来说是占优势的,反而文化课成绩弱、专业好的同学不占优势,建议这部分同学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要多兼顾文化课。“往年有些同学是等专业课过了才开始主攻文化课,现在建议学艺术的同学要提前学习文化课,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每位考生都能考取理想的大学。”韩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