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血压居高不下 警惕内分泌性高血压

(2023年04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导致体内分泌过多能够引起血压升高的激素,比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针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一些问题,4月6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人民医院的专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窦建新 柳林  
  常见病因有哪些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由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瘤或增生引起醛固醇过多分泌、释放,导致高血压伴或不伴低血钾。
  2.嗜铬细胞瘤 由于肾上腺肿瘤或者肾上腺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阵发性升高。
  3.皮质醇增多症 异常的肾上腺或垂体功能,导致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出现血压升高。
  4.甲状腺功能亢进 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和释放,引起循环系统兴奋性增高,心脏每搏量增高,导致患者收缩压升高,脉压差明显增大。
  5.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11β-羟化酶、17α-羟化酶缺乏者可引起盐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导致高血压和低钾血症。
  6.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虽然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疾病,但是肢端肥大症引起高血压较常见,约20%至40%肢端肥大症者出现内分泌性高血压。
  哪些人需要警惕和筛查
  1.持续性高血压(>150/100mmHg)者;使用3种常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无法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使用≥4种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及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
  2.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的患者。
  3.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
  4.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5.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6.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的患者。
  7.腹型肥胖、四肢偏瘦的高血压患者。
  8.阵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出现的患者。
  治疗方式有哪些
  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如果符合以上高血压特点或者有肾上腺占位,建议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排查是否为内分泌性高血压,对症治疗才能让血压不再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