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虽然在同一屋檐下
他与妻子很难碰面

(2023年04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栏语】
  清晨,仿佛是一张着墨不多的素描,淡雅而纯朴。“哒、哒……”时针指向6时。此刻,有的人还在梦乡,有的人已与潍坊的风景相拥,成为光点扮靓潍坊。跑者、快递小哥、早餐店主、农民工……成百上千个镜头在这一刻汇聚成一股力量,让这座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为记录潍坊、反映潍坊,潍坊日报社策划推出“清晨6点看潍坊”,以清晨6时的视角,讲述个体故事,铺陈潍坊生活画卷。
  城市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快递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在快递行业中,还有这么一群“隐形人”,他们昼伏夜出,在各物流园内忙碌,维持着快件运转。1995年出生的李海宁是顺丰速运潍坊中转场的运作主管,每天下午开始上班,次日早晨下班,虽然与妻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很难碰面。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万勇
  昼伏夜出,下午忙到次日早晨
  凌晨4时,坊子区潍安路上的北方物流园内,6.7万平方米的顺丰速运潍坊中转场内灯火通明,进港快件基本全部卸货完毕,少许快件还在自动矩阵中进行分拣。李海宁负责整个中转场的运行工作,此时他正在巡场,检查场内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是否需要去处理。
  临近发车点,李海宁来到装车区,检查车厢内的码货情况。“码货我们是有标准的,海鲜件跟纸箱件要分开,海鲜件放在车尾,防止渗水污染其他快件。成品包和散件也要分开放,防止车在路上的时候颠簸导致快件受到挤压或者损坏。”李海宁说。
  早晨6时许,李海宁把一辆辆运输车送走,中转场一夜的运作基本结束,回到办公室总结当天的工作,此时,他已经工作了近12个小时。整理好所有的文件,已是早上7时,李海宁下班了。下午5时30分,他会再返回中转场,开始新一轮的工作。
  因为工作时间不同,每天李海宁回家时,妻子已经外出工作,妻子下班回家时,他早已出门,虽然在一个屋檐下,却很难碰面。
  两次入职顺丰,顺利买房
  李海宁老家在安丘市辉渠镇,2017年,22岁的他来到奎文区,交完房租后,口袋里仅剩100元,正当他盘算着下一步怎么办时,偶然看到顺丰速运快递车上有招聘快递员广告,他立即拨通电话应聘,入职顺丰速运早春园营业网点做快递员,一干就是9个月。
  2018年3月,李海宁升任营业网点主管。当时一个营业网点月营销额平均在70万元-130万元之间,23岁的李海宁一年半的时间连续负责了3个营业网点。
  2019年下半年,李海宁想自己出去闯一闯,决定辞职创业开餐厅。他先入职一家蔬菜经销商,给城区的餐厅送了三个月的菜,向这些餐厅取经,摸索经营经验。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李海宁的创业计划,他陷入了迷茫。“我想过重新再干快递,可当时顺丰速运有30余个网点,所有网点的主管我都认识,就这样回去觉得有点丢脸。”李海宁说,他那时就像一个在外受了欺负的孩子,哭着回家找爸爸。
  最终,李海宁还是回到了顺丰速运,这次他没有再去网点,而是到中转场做了一名普通员工,因为工作认真,1年后他又干到了场区运作主管。其间,李海宁在坊子区买了房。
  没能好好照顾孕妻心存愧疚
  2022年底,顺丰速运潍坊中转场区内员工感冒发烧时有发生,请假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中转场关停了,如果我们也停,城区快递就面临停滞。”李海宁说,让他没想到的是,场区大多数员工都响应号召回到工作岗位,保证快件能正常收寄。
  那时,李海宁的妻子怀孕身体不适,他却忙于工作不能好好照顾,心里充满愧疚。“往小了说是为了工作,往大了说是为了整个潍坊快递业顺利运行,我作为一个管理者顶不住的话,员工还怎么安心工作。”李海宁说,他那时也发烧超过38℃,仍然坚持在一线,基本住在中转场,一干就是半个月。“当时就一个信念:硬着头皮,不能倒下。回想起来,这一切都值得”。
  就在一个月前,李海宁当了父亲。“现在忙完工作回家看到儿子,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李海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