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清明节忆恩师

(2023年03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培良
  一个人一生中,能遇上一位或几位恩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时光如梭,清明节又至,我禁不住再次忆起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徐老师。虽然他已离开许久,但过往的生活交集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联中,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就是徐老师。他个头不高,穿着朴素,面容清癯,眼神睿智,看得出来学识很渊博。
  入学第一天上午,我们陆续踏进新教室,待大家都坐下后,徐老师轻捷地踱到讲台上,对着花名册点名。让我惊奇的是,徐老师点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我,这让那时小小的我,有点受宠若惊。点完名后,徐老师并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围绕联中时代应如何度过,对班里今后的工作与学习问题作出了一番规划,让我们立即感到他是一位很严谨的老师,心中更添钦佩。
  接下来的几天,我对徐老师的敬佩与日俱增。在代数课教学中,他讲求教学方法,通过打比方、画图形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譬如,他用天气气温的高低变化来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让我们学习得很是得心应手。
  不仅如此,徐老师还注重课内知识的延伸。每一单元结束后,他都会查阅各种资料,编选出一些难度稍高的习题,反映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培养我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
  徐老师不仅代数课教得好,平面几何教学也很出色。在那个乡村学校教学条件极为艰苦的年代,徐老师自己制作了很多教具,像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填补了学校教学用具的不足。
  徐老师注重题目的分析方法,让我们首先要厘清问题的条件与结论,然后寻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弄清问题的解决思路。徐老师还能将一些知识的记忆诀窍用“歌词”总结出来,像几何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见中点作三角形中位线”“圆和圆心心连,两圆相交公共弦,两圆相切公切线”等,非常实用,又便于我们理解记忆。
  徐老师因教学方法好,又善于钻研总结,教学成绩在学校里屡屡领先。当然,徐老师不仅业务棒,班级管理工作也走在全校前列。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让我们及早地树立起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记得有一次课外活动,徐老师找我谈话说:“你的学业成绩在整个年级都很出色,你对将来有何打算?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毫不掩饰地说:“我要像您一样,当一名数学老师!”徐老师呵呵笑了:“好啊,当老师是光荣的,希望你能接过我的接力棒,为国家多培养优秀人才!”徐老师的话给予我莫大的鼓舞。
  从那以后,我学习的目标更明确了,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了。我没有辜负徐老师的期许,联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三年后,顺利地考入一所师范学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乡村数学老师,并与恩师徐老师成为同事。
  徐老师依然是我人生路上的恩师。初涉教坛,经验匮乏,徐老师孜孜不倦地向我“传经送宝”,直到我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他才露出开心的笑容。我知道自己终于成为徐老师合格的接班人了。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未成想,前年国庆节,徐老师遭遇了一场车祸并引发各种重病,之后不幸离世,享年74岁。徐老师出殡那天,我作为学生代表,在他的灵前深深地三鞠躬:“徐老师,一路走好,您的学生永远想念您!”
  今又清明,我不能忘却徐老师生前的教诲,没有他的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将一如既往地忠于自己的工作,为国育才,不负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