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是父亲一生的情缘。
从我记事起,我家庭院的前后就栽植了好多槐树,因为此处是风化石地面,栽植其他树种难以生长,只有槐树能不择地面,倔强地生长。
一棵棵的槐树,虽然不笔直不挺拔,甚至长得有些缓慢,但夏天是遮阳的伞,冬天是挡风的墙,春天是点缀的画,是儿时秋千的杆。
听父亲说,当初在这里建起三间土屋时,周围什么也没有,荒坡山野的哪像是一户人家。于是,父亲趁着下雨天不出工,用镐头一下下地刨坑,栽上了槐树。浇水、修剪,从此,庭院的周围就有了绿色的生机。我经常看到父亲在闲暇的时候,吃着旱烟,在院子周围不住地踱步,欣赏这些渐渐长大的槐树,那种自豪感写满了父亲果核般的脸颊。
槐花盛开的时候,我采摘一树婆娑的槐花,让母亲煎槐花饼大饱口福;也曾从青葱的槐树上采摘槐叶,喂大一茬茬的兔子;也曾在这里荡起心爱的秋千,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有一年,父亲包下了村里一片寸草不生的山石土岭,村里人都嘲笑他,因为根本看不到将来的前景。母亲为此和父亲吵架,赌气不做饭。但是,那些冷嘲热讽丝毫没有改变父亲的主意。春天来了,父亲在山上种上了山楂树、周边栽种了槐树,经过父亲的辛勤劳作,几年后,这些山楂树结出了红灿灿的果实,那些挡边的槐树也长成了材料。村里人又说父亲有眼光,思想超前,母亲对父亲也有了佩服。
后来,父亲的这片山岭终因树大招风,惹来了很多人的妒忌。村里以开发荒山,搞餐饮业为由,终止了承包合同。那些日子里,父亲成了一个心事重重的人,他不忍心自己种植的树木遭受砍伐之殇,他不情愿自己流汗、流血治理的荒山沦落他人之手。最终,他为此大病了一场。
大病初愈的父亲好像带着未了的心愿又开始了自己种树的历程,因为年龄偏大,他不再包山包地,他怕自己力不从心,他怕政策的变化。于是,他在自家一块靠近路边、土地贫瘠的责任田里栽种了100多株核桃树。在父亲精细的管理和辛勤的劳作下,核桃树生长旺盛,经济上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父亲超前的行动带动了村里人发展种植核桃树的积极性,一时间村里成了核桃种植示范村,父亲带领大家致富,有口皆碑。
从栽种槐树到种植核桃树,在父亲有生之年里,结下了植树的情缘。他老人家离世前才告诉我:“人生活在世上离不开树木,栽种树木不仅装点美化了环境,还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不长庄稼的地方都能长树,树能养人,多点思维,能走出困境。”
我读懂了父亲的植树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