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植此青绿植树节特别报道

07版:植此青绿植树节特别报道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常识常错打了谁的脸

(2023年03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薛静
  3月12日,有网友发现,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日本旅游攻略书籍疑似使用日本靖国神社当作封面。据悉,该本书籍为《日本旅游 一本就够》(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官微3月14日通报,对于网友反映的问题,出版社高度重视,认真审查,确实存在图书封面选取图片不当、把关不严的问题。目前,相关图书已停止发行销售,采取多种方式回收并销毁,出版社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据界面新闻)
  一句轻飘飘的“图片选取不当”,连声道歉都没有,就妄图把所有责任一并揭过。这是发生过大连旅顺大屠杀惨案之地应有的态度吗?令人愤慨、心寒。
  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背靠国家“双一流”重点高校,出版了多本旅游攻略相关的书籍,要说工作人员不认识靖国神社,不知道这处建筑的特殊含义,绝对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更别提事件刚刚发酵时,出版社居然还搪塞记者,说“市面上没有在售”,结果下一秒就被网购平台的销售信息打脸。
  难怪不少大连本地的网友留言说:“作为大连人,感觉很羞愧。”可是,被打脸的又何止大连人。近些年,“毒教材”“毒书籍”事件层出不穷,一些常识性的历史问题甚至需要翻过来倒过去地辩论是非,就连“靖国神社能不能去旅游”这种话题还需要讨论。其中折射出来的,除了相关工作人员历史态度不端、把关意识不严,甚至有故意篡改历史之嫌,更是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民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是难以磨灭的,这种伤痛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饱含遇难同胞们的血与泪。旅顺万忠墓、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梅花惨案纪念馆……一个一个名字,不仅仅记录了那段惨痛历史,也在守护着我们的民族尊严。
  捍卫民族尊严,容不得一粒“沙子”。轻拿轻放实际上就是纵容,对“毒书籍”要彻底追责、严查严办,对损害国家和民族尊严、伤害人民情感的行为,要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严惩不贷。更重要的,是要持续加强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保持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