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失眠的发生几率增加。那么,失眠的原因有哪些?失眠状况如何改善?3月14日,记者采访了阳光融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李云峰,请他解答关于老年人失眠的问题。
导致失眠的因素有哪些?
失眠主要分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入睡困难主要是躺在床上超过二十分钟仍然没有睡着,早醒表现为凌晨时分突然清醒无法再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则表现为一夜醒两次以上,每次醒后超过五分钟才能入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睡眠节律异常,老年人常出现睡眠节律提前,比如每天20时就上床,第二天三四时就醒,且无法再次入睡。持续3个月以上的为慢性失眠,持续1个月至3个月的为亚急性失眠,1个月以内的为急性失眠。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常见的疾病会引起失眠,如不安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塞等。另外,氨茶碱、激素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失眠。
如何改善失眠状况?
李云峰说,长期出现失眠时一定要查清原因,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进行失眠治疗。老年人失眠首选认知行为治疗或者刺激控制治疗,其次才是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就是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偶尔有几天睡不好觉对身体影响不大;不要强行让自己入睡;不要过分关注睡眠;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培养对失眠的耐受性。刺激控制治疗是在有睡意时才上床,如果卧床二十分钟还睡不着,可起来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不管晚上睡眠时间有多长,都要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白天不要补觉。
如何避免失眠的情况发生?
李云峰有几点建议:一是避免睡前兴奋,睡前过于兴奋容易导致失眠多梦,睡前数小时(一般16时以后)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等,防止干扰睡眠;二是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2小时至3小时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三是睡前不要大吃大喝,不要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四是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要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等;五是在夜间睡眠时不要频繁看时间。
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是预防失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晚上睡觉时保持卧室黑暗和安静,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白天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