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市体育局制定九项体育惠民举措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2022年11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福文 王亚欣)11月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在东方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我市体育惠民工作有关情况。
  为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市体育局制定九项惠民举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为体育强市建设注入活力。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提升改造了昌邑北海体育公园和峡山区体育公园,新建1处智慧体育公园、3处百姓健身房、3处智能健身场地、12.8公里塑胶健身步道、11片笼式球类场地。实施口袋公园健身提升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口袋公园配建体育健身设施,打造体育口袋公园,今年共建成125处。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完善乡镇“两个一”工程建设,建成11处乡村振兴示范性健身工程。政府采购1147套健身路径,为658个行政村(社区)更新健身器材,为473个自然村、190个老旧小区配建健身器材。
  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以“全民动起来·潍坊更精彩”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基本实现 “天天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全年不断线”的目标。持续打造“潍坊市足球月”“龙舟大赛”“中国潍坊武术节”等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
  深入开展“体卫融合”公益服务项目进基层活动。组织“百千万”社会体育骨干高端人才和全民健身大课堂公益培训100余期,培养体育健身骨干6000多人。向省体育局申报12个省级体卫融合试点项目,确定9个市级体卫融合试点项目。
  实施青少年体质提升行动。成功举办2022年中小学生体育联赛,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紧抓“安全”主线,严格遴选培训单位,落实游泳教学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完成我市中小学生普及游泳工作。全市中小学生超体重健康夏令营活动共培训超体重中小学生152人。
  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按照《潍坊市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聚焦学生“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等问题,20家体育社会组织与中心城区62所中小学、幼儿园达成合作意向,以体育课、社团课、兴趣小组、延时课等形式向学校提供公益体育服务。
  开展“百千万”社会体育人才培训。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全市全年开设全民健身公益大讲堂59处,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00余期;举办社会体育复合型高端人才线上线下培训班10次,培养体卫融合体教融合、复合型高端人才30人,培养国家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骨干3000余人,各类培训线上线下参与总人数突破22万人次。
  不断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水平。按照国家、省相关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指导全市12个公共体育场馆严格按照开放规模、开放数量、开放时间等要求,进行免费低收费开放,落实场馆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高层次人才等群体优惠政策。投资近5000万元对潍坊奥体公园主体育场进行维修改造,体育场健身设施和保障设施得到较大提升。
  发挥政策效能优化体育营商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潍坊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潍坊市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加强体育市场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将履职过程中形成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记录进行公示,加强监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提升智慧体育大数据平台服务水平。潍坊智慧体育平台依托潍坊市体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潍坊体育发布,共录入体育场馆等信息8000余条,建成智慧体育数字导航,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场馆100%纳入地图,实现城乡健身设施数据全覆盖。目前,潍坊智慧体育平台关注人数超3万人,累计受益人数2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