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在新时代书写新闻人的新荣光

(2022年11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
  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这一天对于他们而言,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依旧迎着晨曦出发,背着星月而归,踩着泥土而行,心怀梦想和使命,坚定的步伐不曾停下。潍坊日报社部分记者、编辑吐露心声,字字铿锵,展现责任和担当。
        (本报今日06版)
  纸上波澜,笔底春秋。深情回望潍坊的发展历程,新闻人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潍坊“好声音”,讲述潍坊“好故事”,为潍坊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我们记得,面对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新闻工作者闻令而动,逆向而行,奔赴抗疫一线,带着职责、真情,写出了一篇篇感人的报道,用不停息的笔触、不断变幻的镜头,讲述着有温度的潍坊故事。
  我们记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潍坊市第一条高架快速路——宝通街快速路迎来全线通车的好消息传播给潍坊人民。“潍坊速度”的背后,有与时间赛跑的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奋战,也有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不畏艰辛,奔走一线,深入挖掘。
  我们还记得,去年的城市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在新闻工作者的推动下,公园景区内增设了便民挂衣架,共享单车有了规范的停放区,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由此得以解决并加速落地……
  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新闻工作者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始终站在新闻报道最前沿,用文字记录真实,用镜头传递真情,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感动、传递正能量,反映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用手中的笔勾勒人间四月天……
  一次次深入基层的采访,一篇篇“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精品力作,广大新闻工作者让党的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深入人心。是你们,聚焦百姓冷暖、传递民生牵挂;也是你们,用脚步丈量时代,用笔头呈现感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今天,广大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再出发,把新闻写在潍坊广袤的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新的忠诚与荣光,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媒体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