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庵上湖村支书赵继斌抓党建促发展,走出村社共建新路子

他把一个“烂摊子”带成“全国文明村”

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90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

(2022年10月12日) 来源:潍坊晚报
  “下面,请老党员赵桂兰老人为‘最美儿女’‘最美儿媳’颁奖……”10月4日,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组织开展欢度重阳节活动,对新评选出的“最美儿女”“最美公婆”“最美家庭”等进行表彰。全村71名70周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品佳肴、看节目、谈生活,欢声笑语不断。
  “我们村富裕了,建设得漂亮了,种的菜卖到了全国,好多人来学习。”村民郝红红说,这些成绩,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的努力和付出。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上任后第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抓党建
探索打造“党支部+合作社”模式

  集体资产为零,干群矛盾突出,连续13年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2001年,赵继斌就是在庵上湖村如此情况下,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很多人说我们村是个‘烂摊子’。但我坚信,只要把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就一定能有好的发展。”赵继斌始终认为,村子“弱”的症结就是没抓好党建,所以,他上任后推动的第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抓党建。
  “村子发展不起来,村民过着穷日子,我们走亲访友的时候,怎么有脸说自己是这个村的党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召开的第一次支部党员大会,赵继斌让党员们挨个发言,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整改建议。
  一开始,有的党员不愿意参加会议,认为是走形式;有的党员发言,顾左右而言他。赵继斌一方面带领村干部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勇担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严格管理,加强学习教育。
  努力没有白费。半年后,庵上湖村党支部各项组织生活全面步入正轨,凝聚力逐渐增强。每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村里举办活动或义务劳动,党员们都是不请自来,发言讲真话、工作办实事。
  党员队伍变强了,村民精气神上来了,发展经济成了新期盼。赵继斌又带领该村探索打造“党支部+合作社”模式。
  早期,他带领部分村干部和党员先行先试,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为村民们做示范。一年下来,平均一个大棚的收入比普通种植户多3000多元。“看到效益好,村民们也不用做思想工作了,主动要求建大棚种蔬菜。”村民赵允堂说。
  其后,赵继斌又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名党员和6名群众自愿入股成为第一批社员,再加上村集体投入,建设了37个新式蔬菜大棚,推行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运营。同时,村“两委”班子与合作社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走出了村社共建的新路子。如今,这个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43户,年收入3000万元。
发展高品质蔬菜瓜果,十分抢手
变优质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

  2021年,庵上湖村村集体收入达到90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11个村建成6000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早先村里几十年没什么变化,南坡里种麦子,北坡里种地瓜,一年换不了几个钱。自从赵继斌当了书记,才开始有了变化。”今年90岁的赵桂兰是该村产业升级的见证者之一。
  走进庵上湖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的现代化玻璃温室,一小块采用传统模式种植的韭菜地引起记者的注意。旁边,一块牌子上有文字介绍:2008年,合作社种植了有机韭菜8亩,以每斤2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大大提振了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的信心。
  采访中,记者发现,村民对该村产业发展的描述有多个精彩点。其中,赵继斌集中销毁一户测出违禁农药的黄瓜和赵继斌带领合作社种植了8亩有机韭菜,被多人提起。部分村民认为,也正是这两件事,最终让种植绿色蔬菜瓜果成为该村的“基石”产业。
  “村里就这么点土地,应该学着种高品质蔬菜瓜果。”赵继斌说,自始至终,他们都把食品安全作为种植蔬菜瓜果的生命线,全村已有20多个品种获得了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还建设了50亩有机园区,产品直供北京、济南的大型超市和酒店,销售均价比一般蔬菜瓜果高出约50%。
  高品质的蔬菜瓜果还让该村有了这样一个现象:开展休闲采摘的蔬菜大棚或果园里的蔬菜瓜果,都不用村民自己卖,仅游客采摘就能销售一空。
  “眼下正是采摘旺季,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400人。”村党支部委员李晓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反哺村民,赵继斌带领他们反复论证,决定以合作社为依托,变优质农业资源为旅游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实现了接二连三的“蝶变”。
  赵继斌还积极推动工商资本下乡,与山东矿机集团合作,建设了庵上湖乡村振兴学院,整合各类涉农培训资源,开展党员培训、职业农民培训、中小学课外实践,打造田园民宿、观光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孵化平台,年接待各类考察团、游客达8万余人次。

积分上“码”推动村民你追我赶
创新开展“四治”互动村级治理模式

  每户村民门口都有一块小木牌,上面标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该户人家的村规民约积分或党员积分情况就一目了然。
  “村规民约总分98分,党员积分103分。”10月4日,村民赵世德拿出手机扫描门前二维码后,跟妻子一起看积分详情,“扣掉2分是因为环境卫生没干好;党员积分多了3分,是因为针对示范园区用工问题提出了有效建议”。
  这样的情形在庵上湖村已成常态。
  “参与集体活动、村里的事抢着干,积分就上去了;违反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的,会被扣分。大家也是互相较劲你追我赶。”赵世德说。
  积分上“码”,是赵继斌推动该村创新乡村治理的一次新尝试。“最初设置积分制,是为了在食品安全上有抓手。发现效果不错,就复制到党员考核与村规民约上来,最后融入到整个乡村治理过程。”赵继斌说,将个人行为与积分挂钩后,文明行为“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积分内容村民定、积分方式村民议、积分结果村民评,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力促大家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从“站在一旁看”变为“主动跟着干”。
  结合村情实际,他还带领该村创新开展了“支部领治、村民自治、协商共治、教化促治”的“四治”互动村级治理模式,加快了庵上湖村“五变”:治理机制变顺、发展动能变新、集体经济变强、农民群众变富、村风村貌变美。
  赵继斌说:“支部领治是核心,是指在乡村治理中全面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村民自治,主要是用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协商共治,主要是平等协商;教化促治,主要是用文明创建增强村民正能量。”
  在这种乡村治理模式下,赵继斌还总结了“讲诚信,不吃亏”“种良心菜,做尚德人”“为耕者谋利,保食者健康”特色村文化,并发展成为全村共同的行为准则,推动庵上湖村的发展底气更足、步子更稳、动力更强,让村民脸上的笑容更灿烂。


◎人物小档案
赵继斌
  赵继斌,1963年生人,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
  自2001年当选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全村老少,抓党建、促发展,探索打造“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创新开展“四治”互动村级治理模式……把原来的“弱村”“穷村”,建设成了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90万元的“全国文明村”。
  赵继斌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国旅游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攻坚克难”先进个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好人、齐鲁乡村之星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