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畅跑风筝之都 悦动更好潍坊

05版:畅跑风筝之都 悦动更好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读懂骨密度检测报告的T值和Z值

(2025年10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在骨密度检测报告中有两个指标——T值、Z值,是诊断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指标。那么,骨密度T值、Z值分别代表什么?如何判断骨密度是否降低?哪些情况属于骨质疏松?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柳林作出解答。
  □本报记者 常方方
  T值与Z值有何区别
  T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同种族的健康青年人(30岁-35岁)的骨峰值比较得出的值。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1.0为正常,-2.5  Z值是将测得的骨密度值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人群骨密度比较得出的值。
  年轻人各部位骨密度T值和Z值之间差值相对较小,平均差值约为-0.5。20岁时,T值和Z值的差值为0.2至-0.2,到了50岁,T值和Z值的差值为0.0至-1.4。
  对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来说,当T值≤-2.5、Z值为0,则提示其骨密度已达到了该年龄段期望值。
  如果T值为-2.5或更低,同时Z值≤-2.0,则说明其骨量丢失已超越了其增龄生理丢失的程度,可能存在骨量异常或有必要进行骨质疏松疾病诊断。  
  绝经前女性重点看Z值
  绝经前女性看Z值,是为了查找有哪些非自然原因导致骨量降低。
  绝经前女性有雌激素的保护作用,骨量通常比较稳定。如果骨密度低,可能是其他原因(如长期应用激素、避孕药、甲亢、肾病等)造成的。这时需与他人比较,看其骨密度Z值是否低于同龄人。
  Z值≥-2.0表示骨密度在同龄人正常范围,即使T值偏低,也不必担心。
  Z值<-2.0表示骨密度低于同龄人,属于低骨量,需进一步查找原因(查性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等),而不是直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例如33岁女性,腰椎的Z值为-2.2,则需要询问月经是否规律,是否节食导致缺钙,是否服用影响骨骼的药物等,找到根本原因对症治疗。  
  绝经后女性看T值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看T值,是为了判断激素下降后骨骼变得多脆。
  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断崖式下降,骨量快速流失,此时需与年轻时峰值骨量状态比较(看T值),才能发现骨骼硬度是否显著降低。
  T值≥-1.0表示骨密度正常,继续保持健康习惯就行。
  -2.5<T值<-1.0表示骨量减少,说明骨骼开始变脆了,应采取措施,防止骨量进一步流失。
  T值≤-2.5则表示骨质疏松,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或摔跤都有可能造成骨折,需咨询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T值未到-2.5,但发生过脆性骨折,也算骨质疏松。如56岁女性,绝经3年,髋部的T值为-2.6,不管其Z值为多少,都是骨质疏松;T值为-2.0,但曾经摔断过手腕,同样需要按骨质疏松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