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畅跑风筝之都 悦动更好潍坊

05版:畅跑风筝之都 悦动更好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跟着“潍马”游潍坊

一起打卡沿途美景感受人文魅力

(2025年10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10月19日,以“畅跑风筝之都 悦动更好潍坊”为主题的“好运山东”歌尔·2025潍坊马拉松暨山东省马拉松联赛(潍坊站)(以下简称“潍马”)将激情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除了能在比赛中感受马拉松的独特魅力,还将在比赛中途经诸多潍坊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和景点,从中感受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是此次“潍马”的起点和终点。作为潍坊重要的标志性广场之一,每天来此休闲、游玩、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汇聚着城市热情,澎湃着城市活力,彰显着城市朝气。10月19日早上,跑者将在此集结,迎着朝阳,以最饱满最激情的状态踏上“潍马”赛道,向自己、向这座城市宣告“挑战自我,从这里开始”。
  人民广场位于潍坊市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以南,北起胜利东街,南至健康东街,西起北海路,东至东方路,广场整个空间格局包括“一片、两广场、四园”,空间环境设计突出“北雄南秀、山水相依、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空间形态,建有东西林荫广场、21世纪花坛、秀水园、广场大型喷泉等,栽植银杏、法桐、樱花、金叶女贞、龙柏球等各类苗木3万余株,草坪4万平方米,是潍坊市民休闲、游憩、健身、集会、演出的重要场所。
  在广场上,向南能看到位于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被称为“双子塔”的观光塔,由两座结构相同、对称又独立的塔组成,高达127米,是潍坊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在广场北侧靠近胜利东街位置,有“更好潍坊”大红灯笼雕塑,雕塑两侧设置“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城市精神宣传标语,周围有菊花、一品红、三角梅、波士顿蕨、天天开等组成的“花海”景观,同样是潍坊重要的地标性景观。
  奎文门
  屹立于白浪河东岸的奎文门,始建于明代,原是潍县东关“七楼”之一,同时是老潍县东城的主要标志和象征之一。现存的奎文门于1988年修复,三层门楼飞檐斗拱,顶层悬挂“鸢飞鱼跃”木质匾额,四字笔力遒劲。城墙基座采用青石条砌筑,墙体为三合土夯筑外包青砖,上有城堞,设有城门,上建城楼。1994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县级区奎文区,命名也由奎文门而来。
  “奎文”一词来源于“奎(星)主文章”,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人们把它看作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灵,所以,很多地方都建有奎星阁,人们借此祈求奎星保佑本地多出人才。
  奎文门上的阁楼叫做奎文阁,主楼是魁星楼,是潍坊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见证,具有祈福文脉昌盛、人才辈出之美好寓意。
  奎文门矗立于白浪河东岸的潍县东关城墙上,城墙本体结构为三合土夯造,依河顺势,蜿蜒曲折,顶部宽约4.7米,根处宽约11.1米,现存三段城墙(奎文门段、通济门段、古炮台段),全长1068米。2013年,经山东省文物局审定,奎文门与东关城墙共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风桥
  素有“潍坊第一桥”之称的东风桥,在潍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是一座传承历史文化之桥、彰显时代特色之桥、擘画城市未来之桥。
  数百年来,东风桥在原址重建过多次,这座桥的变迁,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在的东风桥建成于2023年,为梁拱组合桥。东西桥头摆放了四座象雕塑,命名为安定象、朝阳象、迎恩象、望海象,分别对应了老潍县四座城门安定门、朝阳门、迎恩门、望海门的名字。
  东风桥桥头设置象雕塑,既是因“象”在民间有吉祥如意、太平有象、万象更新的美好寓意,更因为潍坊有一个世间罕见的、至今唯一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古生物化石——“潍坊象”,是潍坊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潍坊市的黄金名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四座象雕塑,彰显出潍坊对自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自信,也让“潍坊象”成为传播潍坊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东风桥桥墩位置设置有四座高于桥面19.6米的景观桥塔,桥塔顶部设有直径2米的景观球,使东风桥呈现出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其外侧桥栏采用芝麻灰花岗岩栏杆,显得非常厚重大气。南北两侧的桥栏栏板上,各雕刻了16幅郑板桥的竹画,南北对称,全桥共32幅。
   东风桥南侧桥栏中间位置内侧,还雕刻有“更好潍坊”字样的印章,印章字体为汉隶;北侧桥栏中段位置内侧,雕刻有“东风桥”字样的印章,印章字体为行楷。桥栏上的“印章”,既体现着潍坊“金石之都”的特殊地位,更彰显出更好潍坊的时代特色。
  十笏园
  十笏园文化街区是潍坊最负盛名的园林景观之一,也是“潍马”全程、半程折返点之一。
  十笏园因规模袖珍、时人喻之为“十个笏板”而得名,素有“鲁东明珠”之称。其坐落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潍县首富丁善宝重修扩建为私人花园,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建有假山、瀑布、池塘、回廊、曲桥、亭榭,不同建筑特点的房屋300余间、21个院落,整个建筑与园林的布局,紧凑而不拥挤,是长江以北保护最完整、具有江南风格的私家园林。十笏园建筑之雅致、景色之秀美、文人墨迹之丰富,我国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曾高度评价十笏园:“清水一池,山廊围之,轩榭浮波,极轻灵有致,北国小园,能饶山石之胜者,以此为最。”康有为曾为十笏园赋诗:“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面立红荷。”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其对十笏园的盛赞。
  十笏园因保存完整,还是影视剧组选景的钟爱之地。1986年版《西游记》里高小姐的闺房之景,就是在十笏园“春雨楼”拍摄的;电视剧《红高粱》的许多场景也是在十笏园拍摄的。
  依托十笏园建设的仿古文化街区,重现潍坊历史风貌,十笏园文化街区由此形成。2007年成立的潍坊十笏园博物馆,设在十笏园内,为这座百年名园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如今,拥有数百年历史,藏尽古典意趣的十笏园,依旧是名震全国的园林瑰宝,散发着让人着迷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