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印楼
石无言话千秋。潍坊的金石文化源远流长,从宋代的赵明诚、李清照,到清代的李文藻、段松苓、刘喜海、陈介祺,长风绵延数百年,清代即有“金石学在山左,山左金石学在潍县”之谓。而提到金石文化,名扬海内外的万印楼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
从本届“潍马”折返点所在的东风西街,沿芙蓉街南行约百米,就是万印楼之所在。万印楼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收藏家陈介祺故居,因收藏古印数以万计而得名,又因收藏西周和春秋两个时期的青铜古钟11件,取其整数,称“十钟山房”。故居原占地面积1公顷,现存万印楼、十钟山房、南厅房三座古建筑,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平方米。
陈介祺是学术界公推的19世纪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他曾于万印楼内收藏有钟鼎、玺印、封泥、陶文、砖瓦、钱币、铜镜、石刻、古籍、书画等诸多藏品,并编纂有《十钟山房印举》《簠斋吉金录》等多部巨作,是展现金石文化底蕴内涵和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
在万印楼西侧,是当代学生版“万印楼”,于2018年8月正式揭牌,位于潍坊三中校园内,与万印楼一墙之隔。当代学生版“万印楼”由篆刻展赛作品展、主题印章作品展、秦砖汉瓦陈列展三个展厅组成,现收藏全国优秀学生印章及潍坊三中篆刻特长生优秀习作8000余方,其中学生精品印章6000余方,学生习作印章1000余方,海外篆刻名家捐赠精品印章(陈介祺奖获得者)10余方,以及名家篆刻(印屏)书法作品50余幅,直观展示了中华民族金石汉字由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场所。
近年来,潍坊深入挖掘“陈介祺”“万印楼”的历史文化价值,组织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列活动,成功再造当代“万印楼”,让潍坊金石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绵延。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
在“潍马”赛道途经的胜利东街虞河景区入口处,国际和平主题公园的标识格外醒目。这是潍坊依托虞河景区和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虞河路至胜利东街段的虞河景区建设的以“和平”为主题的沿河公园,是市民、游客领略潍坊百年来的国际主义、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精神内涵的最佳去处,是潍坊作为“国际和平城市”,致力于“传递和平愿景,唱响更好潍坊”的重要见证。
其中,矗立在虞河南岸的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无声地向游人诉说着潍坊曾经历过的战争苦难。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报复美国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国本土活动,日本于1942年3月将潍县乐道院改造为西方侨民集中营,先后关押了2000多名外国侨民,其中以欧美人士居多,包括327名儿童。
原为西方传教场所的乐道院变成阴森牢狱,遍布电网、壕沟、塔楼,还有不断横扫的探照灯和机关枪。这是当时中国单体最大的西方侨民集中营。美国第二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山东大学堂总教习赫士、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等知名人士,都曾被囚于此。
在那段艰难岁月,生活在集中营周遭的中国民众,冒着生命危险,向西方侨民伸出援手。他们输送物资、捐赠善款,甚至充当“情报员”,帮助侨民出逃……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既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中外人民共同抵抗法西斯的感人故事。
如今,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已成为潍坊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际和平文化交流平台,教育青年一代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更如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外友谊。它于城市肌理中刻入和平基因,将见证着潍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高举和平旗帜,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谱写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开出更璀璨的“和平之花”。
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
提到潍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风筝。潍坊是风筝文化的发源地,享有“世界风筝都”的美誉。潍坊风筝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现在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产自潍坊。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是“潍马”赛道沿线又一重要的标志性城市景观。该广场以风筝文化为主题,结合民俗文化和人文文化规划设计,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傍白浪河畔,建有鸢标广场、吉祥物大道、露天剧场与栈桥、芙蓉树阵、民俗长廊、儿童乐园、森林公园等十大景观。广场上一组组风筝主题雕塑、风筝绘画,彰显着“世界风筝都”的文化特色,是来潍旅游必打卡点之一。
广场南侧是中国第一座风筝类专业博物馆,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建筑造型非常有特点,融入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元素,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蓝琉璃瓦铺成,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气势磅礴、风格独特。馆内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风筝琳琅满目,软翅、硬翅、板式、筒式、串式风筝各具特色,均代表风筝艺术的独特风貌和精湛技艺,是了解风筝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延伸文化的必来之地。
潍坊植物园
东临北海路、南接宝通东街的潍坊植物园,是市区重要的植物专类公园。该园始建于2007年,总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既是潍坊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市民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潍坊人生活中最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潍坊植物园以栽植暖温带木本、草本植物为主,达4000余种,是潍坊市区聚集植物品种最多的地方。园内由观赏树木区、水生植物区、岩石园及盆景科普园四大景区构成,建有风格各异的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樱棠园、杏桃园、红果园、月季园、槭树园、木樨园、竹园10个植物专类园,是集科研、科普、文化、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植物公园。
虽然是一座植物性公园,但在“公园+”“+公园”理念赋能下,如今潍坊植物园功能变得越来越完善,先后增设健康主题公园、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防灾避险场所等主题元素。
同时,这里还有全国首家建在城市植物园内的专业天文科普场馆——潍坊魁星天文台。这是全国首家深度融合植物园生态体系的专业天文科普场馆,创新实现“遥望璀璨星河、坐拥青山叠翠、遍闻四时花香”的沉浸式体验。馆内展陈八十余块天文相关知识展板,珍贵观测仪器三十余件,各种文献资料十余宗。市民、游客可以通过顶级天文望远镜观测深空天体——“看星星”,零距离接触月球陨石等珍贵地外陨石样本——“摸星星”,透过航天文物感悟科学家的故事——“悟精神”,在互动展陈中掌握天体物理前沿成果——“学知识”。
作为“台馆合一”的专业科普教育基地,天文台还配备沉浸式3D天文影院、球幕影院、专业天文圆顶、陨石样本展区、古天文仪器、大国重器模型等现场互动模式,更加深了游客的体验参与度,以“生态+科技”的创新模式,为市民游客提供专业的天文科普,在仰望星空中培育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