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隋炜凤
假期期间,各文化场馆成为不少游客和市民欢度节日的热门选择。为了让每一位观众不虚此行,潍坊市博物馆公共教育部讲解员张凯丽(上图)和同事们全员在岗,用专业与热情守候在文明传承的一线。
“这是生活在20万年前的潍坊‘居民’——潍坊象,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象,也是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猛犸象种类……”开馆后,博物馆内很快人头攒动,张凯丽的身边迅速聚集起一批听众,她清朗的嗓音和深入浅出的解读,为冰冷的文物注入了温度。对于孩子们的踊跃提问,她俯下身来耐心解答;面对长者的历史考据,她引经据典,共同探讨……
在假期工作日程表上,她安排了“追光前行·红色故事展厅微宣讲”活动、“你问我答”互动式“考古探秘”体验活动……让博物馆变成一个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动课堂。每次看到观众们听完讲解后那豁然开朗的神情,并向她表达着由衷的感谢时,她都觉得这份坚守意义非凡:“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更多人与我们璀璨的文明相遇,让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每一次驻足、每一刻聆听中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