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5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08版:光影记录

09版:人文潍坊

10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1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2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3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4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5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6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进士举人 蝉联不绝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士题名碑拓片记载的傅豫
  “高密古汉名都,邓元侯之封邑也。孔北海表郑公乡以树坊表,盖有先王遗风焉。风土人物,卓尔为七城冠冕。而傅氏一宗,尤为翘楚,科第蝉联,代不绝人。”这是即墨进士周祚显称誉高密傅氏的话语。清代高密傅氏家族有7人高中进士,另有11人中举人。
  傅亶初 傅京初 傅廷锡:
  兄弟父子进士乡人称颂

  傅亶初,字上生,号灏来,傅钟秀长子,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池州府推官。
  史载,傅亶初为人“沉静渊穆,寡言笑”,年少时便聪明出众,读书过目不忘,明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科山东乡试中副榜。清顺治元年(1644),高密土寇张舆攻破高密,傅亶初之父傅钟秀、弟傅禀初被杀。傅亶初与诸弟事先奉母避难于诸城臧氏,得以免祸。后清军总兵柯永盛平定高密起义军,傅亶初手刃仇人,取其心肝祭奠父弟之灵。当高密起义军被平定时,有图谋屠城报复者,傅亶初力谏得免。
  历经明末清初大乱,傅家家徒四壁,傅亶初与诸弟勤苦读书,空暇则亲自督课农桑,曾教授于诸城丁氏,养家糊口。其诸弟感奋,皆有所成,“衣冠之望,照耀乡邑”。顺治五年(1648),傅亶初以国子监生、习《易经》中戊子科顺天乡试第87名举人,在京师与诸城丁耀亢、胶州匡兰馨等名士交游。
  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会试,傅亶初中第245名贡士,殿试中三甲第29名进士,观政工部。康熙元年(1662),授池州府推官,约在康熙三年(1664)去官归里,以德行著闻乡里,年80余岁而卒。
  傅亶初七弟傅京初,字型远,号惕庵,一作慎庵,康熙八年(1669)己酉科山东乡试以习《易经》中第31名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科会试中73名贡士,殿试中二甲第29名进士。可惜未仕而卒。
  傅亶初子傅廷锡,字承佑,号省菴,顺治十七年(1660)庚子科山东乡试,以习《易经》中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会试中第360名贡士,康熙三年(1664)补殿试,中三甲第111名进士。康熙十三年(1674)出任陕西洋县知县,卒于任所。
  高密傅家自傅钟秀始,三世直系蝉联进士,为邑人称颂。
  
  傅宸楹 傅詠:
  祖孙进士擅文名噪一时

  傅宸楹,字文友,号简庵,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福建长乐知县。
  傅宸楹祖父傅一荣,字显吾,是傅钟秀胞叔。父傅钟奇,字平子,号百凡,庠生。史载,傅宸楹少聪颖,八岁时“经书过目成诵”,15岁入县学,“文名冠一时”。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科山东乡试中第36名举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会试中第103名贡士,出自《易》五房,殿试中三甲第105名进士。
  康熙三十四年(1695)授福建长乐知县,康熙三十六(1697)卒于任。
  傅宸楹之孙傅詠(1705—1765),字元声,号澹成。其父傅梦熊,字耀西,号滨臣,附监生。傅詠行四,三兄傅谧,字静涵,以岁贡出任乐安训导。
  《高密傅氏家乘》记载,傅詠生性狷介,淡于势力,嗜学,居乡里以文行称。18岁成秀才,早年曾在崂山华阳书院研究学业。22岁中雍正四年(1726)丙午科山东乡试第四名经魁。文出名噪一时,其应乡试文章被收录于当时的科举文范中。其父告诫他说:“尔少年登科,非尽关乎学之富才之优也,我祖宗忠厚积德之报,历世未衰,子孙有能承先人之志者,即得受先人之庇。”
  雍正五年(1727)参加会试不中,回乡倡修傅氏宗谱,捐置祭田。雍正八年(1730)会试中第114名贡士,殿试中三甲第40名进士。
  傅詠好学,手不辍卷。中进士后以知县分发直隶,清代理学名家、时任直隶总督孙嘉淦见到傅詠,与之探讨学问,对他极为赏识,以《五子近思录》相赠。傅詠历任盐山、龙门、高邑、阜平、故城等县知县,署理沧州知州。以母年老终养归里,杜门授徒,不再出仕。
  
  傅豫:
  家贫苦读中进士

  傅豫,字于石,号旧溪,一号立庵,傅钟秀玄孙。其祖父傅廷鑨,字陶公,廪生,是傅钟秀第三子傅亹初第六子。父傅譔,字青选,乾隆间岁贡。
  傅豫少时家贫,从父兄读书破屋中。“文史盈几,旁罗炊具,恒缺爨(cuàn)弗顾。”应童子试,被莱州知府拔入北海书院就读,并资助学费,由此学习更加刻苦。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山东乡试中举,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会试中贡士,殿试中三甲第167名进士。历任济源、郾城、新蔡、大姚知县,改兖州府教授。
  
  200余年七人中进士
  共计十一人中举人

  自明末傅钟秀中进士,高密傅氏科第蝉联,200余年间除7人高中进士外,另有11人中举人,5位乡试副榜。
  康熙间有四名举人:傅庆初,字来章,号邑康,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科山东乡试中第35名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傅廷申,字野臣,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科山东乡试中第22名举人。傅讬,字可亭,号景峰,傅钟秀曾孙,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科山东乡试中第27名举人,拣选知县。傅维义,字方其,号松溪,进士傅廷锡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山东乡试中第73名举人。
  乾隆间有两名举人。除傅夔外,还有傅兆飏。傅兆飏,字赓言,号慎夫,乾隆五年(1740)考取拔贡,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顺天乡试中第13名举人。
  道光间有三名举人:傅逵鸿,字云衢,号飞卿,傅钟秀后裔,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山东乡试中第34名举人,授太常寺博士。傅敦孝,字商卿,号复斋,进士傅豫孙,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顺天乡试中第75名举人,后大挑一等,以试用知县分发湖北,道光十六年(1836)署理均州知州。傅颚,字子严,号菊潭,又号苍粟,傅钟秀后裔,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恩科山东乡试中举人,授国子监学录。
  光绪间有两名举人:傅骏声,字敬侯,一字海庄,号文阶,一号莲友,光绪十一年(1885)考选拔贡,光绪十四年(1888)选授峄县教谕,曾署理馆陶、定陶训导。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山东乡试中第47名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戊戌科会试不中,大挑二等,花翎同知衔江苏试用知县。傅丙鉴(1848—1930),字炯雒,又字印霄、燕荪,号勿翳,光绪八年(1882)中壬午科山东乡试第39名举人,后大挑二等,以教职用,署阳谷县训导,奉旨试用两淮盐课大使,以河工保举知县。
  清代高密傅家还有四名乡试副榜:傅宸栋,字隆吉,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科山东乡试副榜。傅廷録,字书升,号鹿柴,傅钟秀孙,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科山东乡试副榜。傅振初,字麟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科山东乡试以廪生中副榜。傅宾王,字用光,傅宸栋孙,乾隆三十年(1765)山东乡试副榜,官海州州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