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5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08版:光影记录

09版:人文潍坊

10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1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2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3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4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5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16版:科宦世家高密傅氏

阿根廷新发现南美捕食性恐龙化石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古生物学家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说,他们在阿根廷新发现一具南美捕食性恐龙物种化石。这种恐龙或是白垩纪晚期的顶级掠食者,证据就是它临终前的“最后一餐”——这具恐龙化石的颌骨旁,保存着一根约20厘米长的史前鳄鱼腿骨。
  白垩纪时期(约1.43亿至6600万年前)地球上有多种兽脚类恐龙共存,其中巨型掠食者恐龙以其修长头骨、强健前肢和巨大爪子而闻名。古生物学家在亚洲、澳大利亚及南美洲多地发掘过该类化石,但多为碎片化标本,导致该类群的演化谱系始终成谜。
  十多年前,一支研究团队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中部科尔韦瓦皮湖化石层中,发现一具保存异常完整的新型巨型掠食者恐龙化石,包括部分头骨、四肢、肋骨和椎骨。经多年细致分析,最终确认这属于全新物种“华金盗龙”。研究表明,这只恐龙死亡时约19岁,体长约7米,重约998千克。地层定位表明这种恐龙生活在7000万至6600万年前。虽然无法确定这只华金盗龙的死因,但其体型与解剖结构明确显示它是能捕食大型猎物的强大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