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牵”着蜗牛回家

(2025年09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茜
  前几日,看见圈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她的儿子在上兴趣班的路上捡了一片绿叶,上面有四只蜗牛,文案内容是:坚决当好蜗牛的守护人,自从上次不小心丢失了他钓的泥鳅,为母的信任危机已告急。
  瞧着叶片上逗号似的圆点,我想起儿子小时候的趣事。记得那时儿子在奶奶的陪伴下在县城上学,我则在乡镇上班,每周五下班后我便赶往县城陪儿子过周末。有天,我接他放学时,远远便看见儿子的小脑袋在人群里跳动,他紧紧地捂着小书包,东瞄西望的样子可爱至极。他发现我后,提着书包蹦跳着跑过来,示意我蹲下,凑在我耳旁说:“妈妈,书包要拿好哦,里面有宝贝。”我不知儿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人多也不好多问,便按他的吩咐挎着书包,拉着他的小手快速离开人群。
  走到行人稀少的街道,儿子眨着眼望向我:“妈,下课时我在教室旁边小花园的树叶堆里捡到几只蜗牛,装在了文具盒里,我想把它们带回家。”我放下书包,翻出文具盒,看见几个小圆点夹杂在铅笔里,有只蜗牛的触角正好粘在细笔尖上,我刚想发火,看到儿子歪着头,眼神闪着亮光:“妈,我折了一只船,我想把蜗牛放在里面把它们带回家,行不行?”
  心头的火苗刚要窜出就被儿子的天真浇灭了:“好的。”我话还没说完,儿子就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纸船,奔向不远处的一棵树,蹲了下来。我走过去,发现他在往纸船里装泥土,还顺手拈了两片小落叶。把纸船装饰一番后,儿子轻柔地在文具盒里翻弄,拣出蜗牛放进纸船里,叶片下、沙土中,蜗牛蜷缩着,触角若隐若现。儿子捧着纸船,笑嘻嘻地说:“‘牵’着蜗牛,我们一起回家。”
  周末那两天,儿子除了吃饭、写作业,时间都花在了蜗牛身上,他的小脑袋里装了无数个问题:“蜗牛吃什么?它们要睡觉吗?它们的爸爸妈妈去哪了……”面对儿子的发问,我只有敷衍地说:“多看书就知道了。”
  星期日下午我回乡镇,儿子把纸船递给我,让我带回老家,并千叮咛万嘱咐:“妈妈,你把蜗牛放在院子的小花园里,我会定期去看它们。”
  这段有意思的经历,儿子记了很久很久。我庆幸当年没有浇灭他的兴趣,而是陪着他一起去体验、感悟。生活从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童心,我们要学会在生活里揉进浪漫的诗意。也许,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守护好这份“慢”的权利,与他们同频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