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美一面强忍住病痛,一面四处奔波与时间赛跑,拖着病弱之躯马不停蹄地往返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几乎没有停息过,直到劳累过度病倒。1925年,27岁的王尽美病逝于青岛。
抱病奔波忙碌 回青州举办孙中山追悼会
罗章龙是王尽美的良师益友,正如罗章龙所言:“君绩愈益重,君体愈益轻。”王尽美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仍不顾身体,与病魔争朝夕,持续工作。
由于王尽美一直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和常年忘我工作,病情日益加剧,回到山东后,同志们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他都以工作忙婉言拒绝了。1925年前后,已大口大口地吐血,他想的不是如何治疗,而是如何争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为党的革命事业做更多的工作。王尽美拒绝住院治疗,他说,他得的这病是富贵病,即使花了钱去治疗,也不会治好,还不如把剩下的钱用于同志们进行革命活动。
王尽美身兼数要职,终日奔波,一面强忍住病痛,一面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几乎没有停息过。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在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的王尽美陷入无限悲痛之中。参加完孙中山的追悼活动后,王尽美立即返回山东,随后赶赴青州等地,在青州省立十中召开了党、团组织负责人会议,研究举行孙中山追悼会事宜,他强调要扩大革命宣传,壮大革命组织,并对追悼大会的会场布置、悼词起草、遗像描绘、新闻报道作了具体安排。接着又赶往其他地方,尽可能多召开几场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以扩大革命宣传。
3月15日,追悼大会在省立十中举行,王振千、赵文秀等具体组织,四师、甲种农校、师范讲习所等各校师生及圣水村农民2000余人到会。省立十中当天上午9时贴出讣告:“孙中山先生病故……宗邦伟人遽尔逝世,噩耗传来不胜惊骇,本校定于十点后放假一天,以致哀悼。”
过度劳累回乡养病
弥留之际不忘革命
1925年4月19日,王尽美与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尹宽、邓恩铭领导了青岛的日本纱厂工人第一次同盟大罢工,因过度劳累而病倒。6月,为了不给组织与同志们增添负担,王尽美主动要求回家乡养病。但他始终放不下革命工作,在家休养了一个月,又执意要回到青岛与同志们并肩战斗。7月,在王尽美的要求下,乡亲们用门板做成的担架将其抬到高密火车站,王尽美又来到青岛,在组织的一再坚持下,他住进青岛病院进行治疗。
王尽美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直牵挂着青岛工人的斗争。他向前来看望他的同志不断询问斗争情况,同志们都不忍心把实际情况告诉他,只是劝慰他安心治病。他强忍着病痛鼓励同志们,要努力斗争,让他早日听到胜利的喜讯。
王尽美的病情不断恶化,随后陷入昏迷状态,医生吩咐病人家属赶快准备后事。王尽美向来看望他的同志口述自己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他看着遗嘱写完后,又让同志拿到他眼前,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着,凝视了很久,才在上面按下了鲜红的手印。他又恋恋不舍地望着身边的每个人,眼里盈满了热泪……同志们问他还有没有需要嘱托的,他摇了摇头,眼神开始黯淡下去。
罗章龙在《回忆王尽美光辉的一生》中说:“时我正在青岛巡视工作,急赶赴医院,相见于弥留之际。尽美临终,以党的事业相嘱,遗言毫不涉及私事。”
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病院,时年27岁。
本期图片由李晓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王尽美诗文集》《从乔有山走出的王尽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