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3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08版:光影记录

09版:人文潍坊

10版:王尽美与国共合作

11版:王尽美与国共合作

12-13版:王尽美与国共合作

16版:王尽美与国共合作

“自私”的婆婆
活得快乐无比

(2025年08月2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诉人:佳佳(化名),女,37岁
  缘来缘去,
  最美好的,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作者:于恩胜
我很疑惑
他怎么会有那样的妈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一名小学老师,跟我同时进校的还有另外的三个人,其中就有智焕。本来他教数学,不久校长又让他兼德育课,之后体育老师调走,他又带两个班的体育课。这样的情形一些年纪大的老师会讨价还价,但智焕乐呵呵地接受,半句怨言都没有。时间一久,有的人看智焕好使唤,一点小事也会去麻烦他。
  我天性里还是有点正义感的,看智焕时常被支使得团团转,就跟他说:“你很享受做好事吗?”智焕呵呵笑道:“闲着也是闲着,多干点事就多长点本事,退一步说,吃亏是福……”
  过了两年,我跟智焕恋爱了,是他先开口的,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不漂亮,小鼻子小眼不说,皮肤也黑,个子还矮,之前有人给介绍对象,都是“见光死”。本来还觉得自己有正式工作“铁饭碗”,可当有小公司的职员看我一眼就没了下文后,我明白了颜值的价值。最初我都没考虑智焕,因为他高大帅气,给他介绍女朋友的人络绎不绝。
  当问他看好我什么时,他笑道:“你善良,明事理,还大气。你呢,你看好我什么?我家是农村的,还有俩姐姐,爹娘务农,跟你们城里人没法比……”我说:“我看好你踏实能干情绪稳定,吃苦耐劳为人正派……”
  恋爱八个月后,我跟着智焕去了他家。新农村的道路又宽又直,路两旁是整齐的房子,进到智焕家,五间亮堂堂的北屋,还有西屋和南屋,家具布置简单却很干净。智焕的父亲和两个姐姐还有姐夫出来迎接我,我以为他的母亲在厨房做饭,可我们坐下好长时间也没看到她的影子。出于礼貌,我问了一下,结果智焕大姐说她去赶集了马上就回来,接着拿起手机出去打了个电话。等饭菜上桌时,智焕的妈妈骑着电动三轮车回来了,车子里是空的。她一进门就对着我笑:“本想早回来等着你,可今天唱得太过瘾了,忘了时间了……”
  原来,智焕的妈妈是去唱歌了。看我疑惑的神情,智焕说他妈妈只要不去赶集,都会去大桥底下唱卡拉OK。当下我心里有点不快:第一次上门,作为男方母亲不应该在家准备饭菜吗?
  智焕心很细,回去的路上特地跟我说,他母亲是个粗线条的人,家里的饭菜和家务都是他父亲做,他母亲除了必须干的活,其他时间要么打扑克,要么唱歌,要么出去玩。
  当时我就疑惑:这么好的男生怎么会有那样一个妈?

她的生活重心
就是吃喝玩乐行

  婚后多年,我终于明白,一个不顾家、对孩子不上心的妈妈,才能养出对人非常体贴的孩子。因为妈妈基本啥都不干,所以孩子们什么都得自己干。
  第一次去智焕家,婆婆没给我留下啥好印象,但也没啥坏印象,因为她不会像别人那样追着我问这问那。而且对于我的到来,她显得特别高兴,饭后急不可耐地给了我一个大红包,还拿出一只银镯子,说是她的陪嫁,祖传的。看我推辞,她说:“我一眼就看出你和智焕肯定能成,因为你俩特别般配……”
  这话让我很开心,同事知道我和智焕恋爱后,都背后嘀咕,说我长得丑,配不上智焕,有一个居然拿出老话恶心人: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
  我和智焕结婚后,两周回一次婆家,每次都会买很多熟食,因为婆婆从不做饭,我也不想让公公太劳累。相处时间久了,我发现婆婆有点奇葩:吃饭时,只要有她爱吃的,谁都不让,自己可劲吃个够;饭后放下碗就去跳广场舞,还得意地说自己是副领舞,不能去晚了;我怀孕后,反应很强烈,需要人照顾,可婆婆却报了去新疆的旅游团,出去玩了一个月……
  说她太自我,是出于跟身边熟悉的、和婆婆年龄相仿女人的比较。当我对智焕说出自己的看法后,他笑笑说:“你太委婉了,我和姐姐都说她自私透顶。”在我的追问下,婆婆的真实面目逐渐浮出水面。
  我婆婆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偏偏就她什么都不会做。她嫁给我公公后,十指不沾阳春水,智焕的奶奶气得到处说她坏话,在家里也骂她,我婆婆就撺掇我公公分家单过,从那以后,做饭洗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公公头上。生下女儿后,她也不会照顾,孩子整天哇哇大哭,老婆婆心疼儿子、孙女,把孩子接过去养到上学。后面两个孩子也如法炮制,婆婆唯一的贡献就是喂奶。
  作为农村妇女,大多是要忙了地里忙家里,为孩子忙、为老人忙,但我婆婆好像只为自己忙。她也不是什么都不干,只是她只干自己喜欢干的,她讨厌下地,于是她就不下地,公公把大棚里的菜装到三轮车上,婆婆负责去卖。去到大集上,她先吃饱喝足,然后打着饱嗝开始卖菜。
  有次家里来了亲戚,送了一箱火腿肠,婆婆两天工夫把20根火腿肠全部消灭了,都没想着给孩子留一根。智焕说:“我妈是一点都不会亏待自己的,什么好东西,她先享受了,然后再去想孩子和老公……”
她的生活态度
颠覆了我的观念

  当我有了孩子,婆婆来伺候月子,我才真正领略到她的与众不同。
  婆婆很讲究卫生,但只限于自己勤洗澡换衣服,她不吃剩菜,看到我妈吃我剩下的,她还大惊小怪:“我还是跟你们城里人学的不吃剩菜的,原来你们也吃啊。”她的话让我妈半天没回过神来。过了很久,当我妈大致了解我婆婆的行事风格后,说:“你婆婆真是个大聪明啊!”当时我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我妈是讽刺我婆婆呢,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明白,妈妈是羡慕我婆婆。
  产假快结束时,智焕跟我商量谁来带孩子的事情,我很坚决地说让我妈来带。婆婆很喜欢孩子,但她连给孩子换尿不湿的小事情都做不好,之后孩子的辅食和早教,我连想都不敢想。智焕很认同我的做法,并说:“让我妈出钱,让咱妈来带,我的工资也补给咱妈一部分,权当是她的辛苦费。”
  我婆婆一听不用她带孩子,眉开眼笑,第三天就跟两个亲戚去了重庆旅游。两个大姑姐怕我不高兴,过来劝我,说孩子们从没沾过母亲半点光,她们很小的年龄就跟奶奶学着做针线活,因为自己的母亲连被子都不会缝。她们有了孩子后,也习惯了凡事不指望母亲。
  听闺女吐槽自己的妈,我对婆婆的做法有点释然了。当然,之所以我不生气,是因为婆婆的钱很到位。婆婆是赶集专业户,她一周赶三个集,在集上卖公公种的菜和土鸡蛋、鸭蛋、鹅蛋。婆婆还是很有经商头脑的,她到远点的乡下收蛋,大集上转手一卖就能挣钱。她每月给我们2000元,这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实属不易,对此我很知足。
  不知不觉中,女儿上幼儿园了,我妈问我还要不要生二孩,她还说我婆婆奇葩,从来不问这事,因为一般来说,农村人还是有点重视男孩的。听妈妈这么一说,我这才顿悟,我婆婆活得有多通透:从不跟我走得太近,也不管我的闲事,更不对我指手画脚;每当大姑姐嫌弃她出去唱歌、跳舞、旅游,她就说那些事情让她心情好、身体好,她好了才不会给孩子添麻烦;当大姑姐开玩笑说当母亲的不管孩子,孩子将来也不会给她养老时,我婆婆也不恼,说以后她会去养老院,到时候让我们去看看她,让护工知道她有儿有女、不敢欺负她就行……
  现在我婆婆67岁了,依然只为自己活着,我也从不习惯到接纳,虽然不是很认同也不欣赏,但她的生活态度却颠覆了我对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的固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