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05版:永不褪色的勋章

06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16版:光影记录

嬉笑怒骂间的时代叩问

(2025年08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志伟

  当影院的掌声为《戏台》响起时,观众早已分不清银幕上的百年风云与眼前的现实人生。这部由话剧改编的电影,以一台被强权、荒诞、怯懦层层包裹的《霸王别姬》为载体,将锋利的讽刺藏在笑声里,把滚烫的血性埋在台词中,最终在嬉笑怒骂间,树立了一座关于艺术尊严与人性坚守的丰碑。
  姜武饰演的洪大帅,用枪杆子逼《霸王别姬》改结局,让项羽过河、刘邦上吊,看似是草莽军阀的蛮横,实则撕开了强权者“用愚蠢改写真实”的遮羞布。他为戏中项羽落泪时的脆弱,与其改戏时的霸道形成荒诞对照,暴露出强权外壳下那既可悲又可笑的灵魂。
  黄渤塑造的包子铺伙计大嗓儿,则以市井智慧消解了权贵的威势。他让惧怕洪大帅的人成为自己的“小迷弟”,用戏谑拆解压迫,恰是对“愚蠢是权贵软肋”的绝妙注解。
  陈佩斯饰演的戏班班主侯喜亭,用撞柱控诉艺术被糟蹋的锥心之痛。七旬的陈佩斯在镜头前真摔真撞,撞的不仅是柱子,更是对艺术被轻慢的悲愤,是信仰在现实面前的决绝。
  影片中,霸王与虞姬在炮声中坚持唱完原版《霸王别姬》的情节,仿佛在诠释对“老祖宗的东西”的坚守。洪大帅可以用枪杆子改戏,却改不了人心对真实的渴望;强权可以一时横行,却压不住骨子里的血性。
  当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为银幕上的老人起立鼓掌时,这掌声早已超越了对一部电影的赞美。
  《戏台》用百年前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喧嚣,总有人在守护最珍贵的东西——那是艺术的尊严,是人性的光辉,更是一个民族历经千劫而不灭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