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05版:永不褪色的勋章

06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16版:光影记录

96岁抗战老兵杨美成含泪回忆峥嵘岁月

怀念出生入死的战友 比亲兄弟还亲

(2025年08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鲁萍
  1928年12月,杨美成出生于临沂市。1945年1月,杨美成怀着对家国的赤诚,加入到有着“英雄团”称号的八路军山东军区“老四团”,自此踏上革命征程。近日,记者在高密市采访到这位96岁的老兵,听他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杨美成在“老四团”中因为记忆力好,从最开始的勤务员成为一名通讯员。“我记得当通讯员时,晚上要执行送信的任务。我虽然没上过学,但脑子特别好使,当时没有作战地图,通讯股长就把要去送信的位置、距离等信息,画个图告诉我。画完后还问我明白不,我说明白了。”杨美成回忆起当通讯员的经历,细节仍记忆犹新,“当时送信时,天黑看不清路,并且有严格的口令制度,‘是谁,是什么人,是什么口令,答对口令的才是自己人,答不上来,就得拼刺刀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我随部队奔赴东北解放战场,参与了四战四平。”杨美成的记忆闸门缓缓打开。在四战四平的战斗中,他成长为优秀的突击先锋。
  杨美成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西剿匪、解放大西南战役等。1949年2月,杨美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让他在革命道路上有了更坚定的信仰和方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杨美成又随部队赴朝参战。
  回忆起当年在战场的感受,杨美成坦言:“一开始看到流血也吓得哆嗦,可看到同志们牺牲,又气得掉眼泪,心里想着要为他们报仇,慢慢就不害怕了。”岁月匆匆,杨美成的记忆早已不复清晰,但那些烽火交织的日子里,与战友并肩的点滴和对牺牲战友的深切怀念,却总在他心头萦绕,只要一想起那些战友,他的心绪仍难以平静。
  “我的一个战友,被敌人刺中了,他一吆喝,我就赶紧去支援他。”“我和敌人拼刺刀,把他救出来,当时他负了伤,我最终再也没见过他。”“那可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啊,比自己的亲兄弟还要亲。”杨美成哽咽着说。
  他感慨道:“当年行军打仗,吃了太多苦,但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再大的苦难、再大的危险,我们都不怕!”凭借在湘西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杨美成被四野记大功一次,1950年8月收到四野立功证明书,1956年3月又获得解放奖章。1957年1月,他在第五炮兵预备校结业。1958年至1963年,他担任第26军76师高炮营副连长,1963年7月转业至原高密县工商局工作,1988年4月离休。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杨美成用一生践行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的故事是那段峥嵘岁月的生动缩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策划:王志刚 高文 齐英华】